四川省南充白塔中学八年级体育第一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说课稿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四川省南充白塔中学八年级体育第一周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说课稿
设计思路
本节课针对八年级学生,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为主题,结合课本内容,通过讲解、示范、练习等形式,使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和健康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认识到体育锻炼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集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和公平竞争意识,学会在体育活动中遵守规则,尊重他人。
4.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通过体育锻炼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展迅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较高。在知识方面,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等方面,认识较为模糊。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体育技能和运动基础,但动作规范性和协调性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规则意识有待加强。
学生在行为习惯上表现出以下特点:部分学生对体育课重视程度不够,参与度不高;部分学生存在运动过量或运动不足的现象;部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缺乏安全意识,容易发生意外。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以下影响:首先,学生需要进一步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其次,教师需加强对学生运动技能的指导和训练,提高动作规范性和协调性;最后,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规则意识,提高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1.讲授法:结合理论讲解,阐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围绕课程目标、注意事项及要求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示范法:通过教师的实际操作示范,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运动技巧,提高运动效果。
2.教学手段
1.多媒体课件:利用PPT展示课程内容,直观展示体育与健康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视频播放:通过相关体育赛事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体育精神,增强课程吸引力。
3.实践操作:设置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实践能力和运动技能。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用时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健康生活方式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的关系。
2.提出问题:结合视频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健康的生活方式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3.学生回答:请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二、讲授新课(用时10分钟)
1.课程目标: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包括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等。
2.教学重点:讲解体育与健康的基本概念、运动原则和注意事项。
3.教学难点:阐述运动对身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运动时间。
三、巩固练习(用时15分钟)
1.练习内容:分组进行简单的体育活动,如跳绳、跑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运动乐趣。
2.教师指导:观察学生运动情况,及时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3.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讨论运动对身心发展的益处,分享自己的运动心得。
四、课堂提问(用时5分钟)
1.提出问题:针对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如何合理安排运动时间?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2.学生回答:请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五、师生互动环节(用时10分钟)
1.教师提问:结合课程内容,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认为如何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
2.学生回答:请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
3.教师点评: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六、核心素养拓展(用时5分钟)
1.讨论核心素养:引导学生思考体育与健康课程对核心素养的影响,如团队合作、规则意识、抗压能力等。
2.分享经验:请学生分享自己在体育活动中培养核心素养的经验。
七、总结与反思(用时5分钟)
1.总结课程内容:回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强调体育与健康的重要性。
2.反思与展望: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己的健康水平。
教学过程流程环节:
1.导入环节:5分钟
2.讲授新课:10分钟
3.巩固练习:15分钟
4.课堂提问:5分钟
5.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6.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7.总结与反思:5分钟
总用时:4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掌握:
-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