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中国的耕地资源与粮食安全
运用图表,解释中国耕地资源的分布,说明其发利用现状,以及耕
课程标准
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
1.结合具体区域,分析影响粮食产量的相关因素、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
(区域认知)2.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我国实现粮食安全的途径。(综合思
学习目标
维)3.实地考察本地保护耕地资源的具体做法,树立维护粮食安全的可
持续发展观。(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
目标一粮食生产安全的资源基础
新知预习
1.我国的粮食安全
(1)粮食安全
定义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在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
影响因素粮食生产、储备、流通、进出口中的每个环节
重要性是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保障
基本方针《中国的粮食问题》——“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
(2)粮食总产量
①计算公式:粮食总产量=耕地面积X单位耕地面积产量。
②影响因素:不仅与耕地的数量和质量有关,还与耕地所在区域的愁量、水和光照等资源的
时空配置有关。
2.我国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能力的特征
(1)人均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
(2)耕地质量总体欠佳,退化和污染问题严重。
(3)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4)农业气象灾害频发,粮食产量年际波动大。
【拓展延伸】我国耕地资源问题产生的原因
原因表现
自然时空分布不均耕地空间分布不均,水土资源配置不佳
原因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等造成耕地减少
人为人口数量增大人均耕地减少
原因农业面源污染、工业“三废”造成土壤污染,使我国耕
土壤污染
地的质量和数量呈下降趋势
人类不合理利用导致的水土流失、荒漠化、次生盐碱化、
土地退化
沼泽化等问题
非农业建设用地增加城市、能源、交通、水利、工矿建设用地等不断增加
生态退耕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等措施的实施
浪费现象严重闲置抛荒、占而不用
生产条件较差的耕地转变为草场,发展畜牧业;山地丘
农业结构调整
陵区耕地转变为林果用地;地势低洼区耕地转变为鱼塘
【思考】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分布零散,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龙江等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
在发利用过程中容易引发哪些生态环境问题?
答案容易引发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次生盐碱化等问题。
【判断】
1.粮食占据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X)
2.农业基础影响城市的形成和发展。(V)
3.“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是我国的一贯立场。(V)
4.粮食安全是指保证人们能够及时得到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物。(V)
昂点落实
(2023-四川绵阳月考)2022年11月,中央财政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相关转移支付2115
亿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促进农业强国建设。这对调动农民种粮积
极性、推进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下图示意本次划拨资金
的用项分配。据此完成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