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形式,在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初中美术教学中,微课以其短小精悍、主题突出、针对性强等特点,为美术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初中美术微课教学案例的分析与反思,探讨微课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初中美术微课教学的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
二、微课教学案例介绍
(一)案例主题
《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
-掌握剪纸的基本工具和技法,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剪纸作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看微课视频、欣赏剪纸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培养学生耐心、细心的学习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剪纸的基本技法,如折叠、裁剪、镂空等。
-了解剪纸的艺术特点,能够运用剪纸技法创作具有一定主题的作品。
2.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在剪纸作品中体现创意和个性,避免作品的千篇一律。
-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熟练掌握剪纸技法并完成作品创作。
(四)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微课视频讲解剪纸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基本技法,让学生对剪纸有初步的认识。
2.演示法:在微课视频中展示剪纸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剪纸的步骤和技巧。
3.实践法:学生在观看微课后,进行实际的剪纸操作,通过实践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4.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剪纸作品进行讨论,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教学过程
1.导入部分(约1分钟)
-通过微课视频展示一些精美的剪纸作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学生:这些漂亮的作品是用什么材料和方法制作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剪纸艺术。
2.知识讲解部分(约3分钟)
-利用微课视频介绍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
-讲解剪纸的基本工具,如剪刀、刻刀、纸张等,并介绍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技法演示部分(约5分钟)
-在微课视频中详细演示剪纸的基本技法,包括折叠、裁剪、镂空等步骤。
-每演示一个步骤,都进行停顿和讲解,让学生能够清楚地看到操作过程和要领。
4.实践操作部分(约15分钟)
-学生根据微课所学内容,选择自己喜欢的主题进行剪纸创作。
-教师在微课视频中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部分(约5分钟)
-学生完成作品后,通过拍照或扫描等方式将作品上传到班级群或指定平台。
-组织学生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先由学生自评,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和感受,然后由其他学生互评,从作品的创意、技法、美观等方面进行评价,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6.课堂总结部分(约1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剪纸的历史、文化背景、基本技法和创作过程。
-强调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剪纸艺术,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六)教学资源
1.制作精美的剪纸微课视频,包括图片、文字、动画演示等多种元素,时长约15分钟。
2.收集各种剪纸作品图片,用于课堂导入和作品欣赏环节。
3.准备剪纸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纸张、剪刀、刻刀等,供学生实践操作使用。
三、教学效果分析
(一)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在微课导入部分展示精美的剪纸作品,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例如,在作品展示环节,学生们纷纷主动分享自己的创作思路,对剪纸艺术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二)知识与技能掌握
1.在知识方面,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剪纸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回答关于剪纸的相关问题,如剪纸的起源地、常见题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