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2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说课稿2新人教版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中的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教材内容主要涉及金朝的建立、发展以及与南宋的对峙。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金朝的兴衰过程,认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史料实证意识,通过分析历史资料,理解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
2.增强学生历史解释能力,引导学生认识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3.提升学生家国情怀,使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一:金朝的建立过程及其与南宋的关系。通过讲述金朝的起源、建立和与南宋的交战过程,使学生了解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现象。
-重点二: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强调南宋与金朝对峙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以及双方对峙的影响。
2.教学难点
-难点一:理解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不同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融合过程,教师应通过实例和地图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直观印象。
-难点二:分析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影响。学生可能难以全面把握对峙对南宋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影响,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例如,通过对南宋与金朝交战过程中南宋社会动荡的分析,让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发展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历史地图、图片、视频资料等。
-课程平台:学校历史教学资源库、历史学科网站。
-信息化资源:网络历史文献数据库、在线历史互动平台。
-教学手段:历史故事讲解、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金朝与南宋对峙的历史纪录片片段,引发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兴趣。
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多个民族政权并立的现象?这对当时的社会有何影响?
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出本节课的主题——金与南宋的对峙。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金朝的建立(5分钟)
-介绍金朝的起源、建立过程及建立者。
-分析金朝建立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2.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5分钟)
-讲解南宋的建立及其与金朝的关系。
-分析南宋与金朝对峙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3.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影响(10分钟)
-分析南宋与金朝对峙对南宋社会、经济和民族关系的影响。
-通过实例,如岳飞抗金等,让学生了解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4.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5分钟)
-讲解民族融合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通过实例,如金朝与南宋的文化交流,让学生理解民族融合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课堂提问:教师提问关于金与南宋对峙的相关问题,学生回答。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影响,并分享讨论成果。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事件对后世有何启示?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强调民族融合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理解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强调民族融合对于促进社会发展和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性。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提问:在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下,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民族关系?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强调尊重历史、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意义。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金朝与南宋对峙的历史影响,并撰写一篇短文。
知识点梳理
1.金朝的建立
-金朝的起源:女真族在辽朝统治下逐渐崛起。
-建立者:完颜阿骨打。
-建立时间:1115年。
-建立地点: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2.金朝与南宋的关系
-南宋的建立: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
-南宋与金朝的交战:岳飞抗金等历史事件。
-和议:绍兴和议,南宋向金朝称臣,双方划定疆界。
3.金与南宋对峙的历史背景
-政治因素:南宋与金朝的统治政策、民族政策等。
-经济因素:南宋与金朝的经济交流、贸易关系等。
-军事因素:南宋与金朝的军事对抗、战争策略等。
-文化因素:南宋与金朝的文化交流、文化融合等。
4.金与南宋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