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
吧。那么大家会写读后感吗?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培根随笔》的高一读后感800
字,希望大家喜欢!
《培根随笔》的高一读后感800字1
每个少年的眼睛,黑白分明,犹如一块幕布。勇敢、冲动、懦弱、嫉妒、困惑……
所有属于青春的绚丽色彩都在那黑白分明的幕布上上演。我也曾经让嫉妒冲昏了头
脑,最终,理智还是胜利了。
读完《培根随笔》之《论嫉妒》之后,我才知道嫉妒给人带来的危害之大。培根曾
经说过,嫉妒是一种病,一种传染病。它还是一种最邪恶、最堕落的情感,因此也
是魔鬼的本性。原来,我也当过一回魔鬼。小时候的我,总是羡慕邻居家孩子的漂
亮衣裙,恨不得将这些不属于自己的东西据为己有。长大了才知道,原来这是嫉
妒,是一个布满陷阱的深渊,我胆怯地迈第一步,于是就有了第二步、第三步的
存在,让嫉妒暂时蒙蔽双眼。
小学的我,开始羡慕班级里的“领头羊”,也开始变得不喜欢与其他人交流学习,
生怕其他人超越自己。心里的魔鬼在不停咆哮,挣扎,指示着我嫉妒成狂,变得自
私自利。不,我讨厌这样的自己。与此同时,我也渐渐明白了,成长如同参加跑步
比赛。看到别人比自己跑得快时并不一定会着急悲伤,唯有被同一起跑线上的人日
渐超越时,才会着急悲伤,甚至嫉妒。我急了,也曾经想过做一个“趁着黑夜在麦
田里撒播裨子的嫉妒者”,可理智告诉我,做人要光明磊落,不能做一些偷偷摸摸
的事,否则最终害人害己。我想如今,理智已走在嫉妒的前头,而我的心智也渐渐
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那段年少无知的往事也被埋进了青春的坟墓。
其实,羡慕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向前走一步,可以变为钦佩,将其视作榜样。向
后退一步可以变为嫉恨,将其视作敌人。可是,没有人是完全的天使,也没有人是
完全的魔鬼。于是,就有了一颗漂浮不定的心。可我相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就算
是深渊,就算跌入谷底,也有爬来的一天。少年的我们,不会让嫉妒充斥着我们
眼前的世界。我们都不是天使,都不完美,可我们依旧喜欢爱护这个缺点多多的自
己。
幕布上的青春糗事仍在上演。嫉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拥有一颗推崇嫉妒的心。愿
我们都站在羡慕的前方,遥望未来;愿我们都把嫉妒埋入青春的回忆……
《培根随笔》的高一读后感800字2
“知识就是力量”,相信大家对这句话并不陌生吧!是的,这就是《培根随笔》的
作者,培根所提来的。虽说他的一生中没有什么科学的新发明,但他的这句话对
当时的科学发展影响很大。据说,培根就是因为露天受风寒而逝世的。多么伟大!
多么悲壮!为此,我仔细的读了《培根随笔》,果真受益匪浅。
《培根随笔》中的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谈学问》和《谈逆
境》这两章了。
先说说学问吧。想必大家也知道,我们现在每天辛苦地学习,是为了什么?当然是
为了获得学问喽!但虽说现在我们每位同学都在一个教室里,听同样的老师讲课,
做同样的作业,可为什么最后的成绩不同呢?这就要看个人方面了。俗话说,“笨
鸟先飞”,无论你天资怎样,但只要努力了,终究还是会有回报的。可有的同学偏
偏不这样想,自恃聪明,懒得去努力。是的,可如果你不努力,就算有再好的天资
又能怎样?培根说到的一句话很有哲理:“天生的才能也需要学习才能完美,就像
天然的植物一样,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这不禁使我回想起《伤仲永》这篇文
章。文中的方仲永,本是个天资聪慧的孩子,可因未学习而导致才能泯灭,沦为平
民。这是否能对我们有所启示呢?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已经没有方仲永那样的天
资,如果再不付之于努力的话,那结果会怎样?可能比平民都还不如吧!
再谈谈逆境。培根在书中对顺境和逆境作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句话说道:“一
帆风顺固然令人羡慕,但逆水行舟更令人钦佩。”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拥
有永远的一帆风顺,逆境是难免的。可偏偏有的同学容易在逆境面前低头。有一句
话说得好:“海水不遇到礁石,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是的,没有逆境,我们
的人生将平淡无奇;没有逆境,我们的生活将索然无味。只有勇敢的接受逆境,并
坚持将其打败,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正处于学生时代的我们,在接受学问的同时,难免会遇到逆境。但只要我们勇敢的
去挑战逆境,在成长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相信终有一日能看到雨过天晴后的美丽彩
虹!
《培根随笔》的高一读后感800字3
以往只知培根就是那个喊“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家,阅读他的随笔过后,方觉
此人学问之丰富,思想之复杂,身份之多样。他是个渊博的文学家,语言简洁,文
笔优美;他是个深刻的哲学家,探索真理,感悟人生;他还是个色的政治家,胸怀
大志,精明强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