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缤纷的音色世界;同学们,你们听过“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个历史典故吗?其中的主人公俞伯牙,很擅长演奏古琴这种乐器,一起来看看他和琴友钟子期的故事吧!;观看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视频里出现的“古琴”,是一种什么乐器呢?;古琴,共有七弦,技法甚多,古时有超过一千种,今常用指法仅几十种,例如右手的抹、挑、勾、剔、打、摘、擘、托、轮、拨、剌、撮、锁、滚、拂、双弹等,左手的上、下、进复、退复、吟、猱、罨、跪指、掏起、带起、爪起、撞、牵、全扶、半扶、龊、间勾、转指、索铃等。;演奏时,琴头在右、琴尾在左。琴轸置于琴桌右侧边约5~6厘米处。手臂呈垂直的姿势,双腿呈90度垂放,演奏时身子可微微前倾。;感受《梅花三弄》演奏现场;再次欣赏著名古琴曲《梅花三弄》,尝试模仿古琴的演奏姿势,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找出乐曲的主题旋律,并判断主题旋律出现的次数。;古琴曲《梅花三弄》的音乐主题:;乐曲表现了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这首音乐是由引子加主题音乐3次变奏组成的,故称“三弄”。;乐曲第一小段是全曲的引子,音调亲切优美,音色浑厚明亮,节奏平稳舒缓,与后面的跌宕起伏形成鲜明的对比。
一弄:节奏的变化使旋律富于推动力,似乎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摆动起来。;二弄:风雪鼓荡,梅花飘摇,尽显傲雪身姿。
三弄:风吹雪压,梅自傲立。这段曲调有3次循环出现,是用清澈透明的泛音弹奏,泛音色彩也有微妙的变化,传达出细腻的音乐意境。;与小组成员一起在《梅花三弄》的音乐背景下,朗诵毛主席的作品《卜算子·咏梅》。;目前,我们已经认识了古筝、古琴两种我国传统的弹拨乐器,现在,一起来认识另一种弹拨乐器——箜篌!;据考证,箜篌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以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现代的箜篌,是结合竖琴古筝并加以发展的新型乐器,或者说就是竖琴的改革类型:双排弦竖琴。随着现代箜篌的发展,如今“箜篌”二字越来越多的指现代的箜篌。;箜篌是一种浪漫唯美的贵族乐器,音色空灵纯美又不失大气,音域宽广,和声色彩丰富。音色纤悉柔美,既有竖琴的音响效果,又有古琴、古筝、琵琶的韵味,完美地表现了中国民乐风格。;感受《春江花月夜》的演奏现场;完整聆听《春江花月夜》,感受主题音乐,想象这首乐曲主要描绘什么景象。;箜篌曲《春江花月夜》的音乐主题:;第一段:江楼钟鼓;第二段:月上东山;第三段:风回曲水;第四段:水云深际;第五段:欸乃归舟;尾声;《梅花三弄》这首音乐是由引子加主题音乐三次变奏组成的,故称“三弄”,又因为表达的对象是梅花,因此为题名为《梅花三弄》。表现了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并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春江花月夜》改编自琵琶曲《夕阳箫鼓(春江花月夜)》,作者巧妙地将古筝、琵琶等乐器的演奏手法转移到箜篌上。委婉质朴的旋律、流畅多变的节奏,把月夜春江的迷人景色和江南水乡的优美风姿描绘得淋漓尽致。;欣赏《梅花三弄》;欣赏其他古琴曲或箜篌曲,并找出乐曲的主题旋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