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2/NUMPAGES2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浙江三支一扶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公文格式的三大部分分别是()。
A.版头、主体、版心
B.版头、主干、版记
C.版记、主干、后记
D.版头、主体、版记
【答案】:D
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答案】:A
3.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A.张飞—三顾茅庐
B.鲁智深—倒拔垂杨柳
C.刘姥姥—进大观园
D.孙悟空—大闹天宫
【答案】:A
4.批复用于上级领导回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具有针对性、结论性、及时性和被动性等特点。下列关于批复表述正确的是()。
A.批复开头一般先引下级来文的日期、标题即可
B.批复正文一般包括三部分,即批复引语、批复意见和尾语
C.批复标题通常由收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三部分组成
D.批复意见可用“批复”“特此批复”等惯用语
【答案】:B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的趋同或认同过程。
A.产品生产标准
B.经济规则制度
C.社会政治制度
D.国际生产布局
【答案】:B
6.下列不属于通报特点的是()。
A.广泛性
B.教育性
C.及时性
D.典型性
【答案】:A
7.下列三部著作成书的先后顺序是()。
A.《春秋》—《诗经》一《论语》
B.《诗经》—《论语》—《春秋》
C.《春秋》一《论语》一《诗经》
D.《诗经》一《春秋》—《论语》
【答案】:D
8.列宁的物质定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划清界限的关键在于,列宁的物质定义()。
A.把物质结构的某一层次作为物质本身
B.正确地处理了物质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关系
C.坚持了唯物主义可知论
D.坚持了唯物主义的一元论
【答案】:B
9.科举制度创于()。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明朝
【答案】:B
10.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下列哪个选项采用了干支纪年法?()
A.安史之乱
B.开元盛世
C.戊戌变法
D.文景之治
【答案】:C
11.世界之最是指在全世界范围内最突出的某一人,事,物等。下列关于世界之最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
B.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是中国的青藏铁路
C.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公园是美国黄石国家公园
D.目前世界上最全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的永乐大典
【答案】:D
1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与()都是出自同一作者。
A.“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B.“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C.“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答案】:B
13.下列不属于开始于两汉时期政治经济制度的是:
A.一条鞭法
B.编户齐民
C.察举制
D.刺史制
【答案】:A
14.下列连线错误的是:
A.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
B.海明威——《老人与海》
C.巴尔扎克——《我的叔叔于勒》
D.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答案】:C
15.下列事件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中日签署《联合声明》②中国重返联合国③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中国参加亚太经合组织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①④③
D.③②④①
【答案】:C
16.直线论的错误在于只看到()
A.事物发展的间接性而否认了连续性
B.事物发展的前进性而否认了曲折性
C.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而否认了周期性
D.事物发展的周期性而否认了前进性
【答案】:B
17.我们常用“伯仲之间”来比喻二者之间差不多,难分优劣。其中“伯”“仲”分别指的是兄弟中的:
A.老大老三
B.老二老三
C.老大老二
D.老三老四
【答案】:C
18.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企业竞争的目的是为了()
A.消灭中小企业
B.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C.获得平均利润;
D.获得超额利润;
【答案】:B
19.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这部分成本,被称为()。
A.可变资本
B.固定资本
C.流动资本
D.不变资本
【答案】:D
20.下列关于海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应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
B.火山爆发、海底滑坡、地震可能引起海啸,此外陨石的撞击也会造成海啸
C.目前为止,人类还不能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