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西三支一扶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21.98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3.77千字
文档摘要

PAGE2/NUMPAGES2

收集整理,仅供参考

山西三支一扶考试试题及答案

(满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姓名:________________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主要成就是()。①万吨水压机研制成功②原子弹爆炸成功③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④氢弹爆炸成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答案】:A

2.在预算的实际执行过程及年终的决算中,人们把()视为一种理想的财政平衡的标志。

A.结余

B.财政收支平衡

C.略有结余

D.略有赤字

【答案】:C

3.社会的道德建设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答案】:D

4.如果美元贬值,因此可能产生的后果是:

A.我国经销商将减少进口美国产品

B.世界新兴经济体将增加美元储备

C.我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竞争力上升

D.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答案】:D

5.中国的花卉植物种类极多。“花中之王”——()为中国固有。它花朵型大,多瓣,色彩艳丽,被推崇为中国的“国花”之一。

A.月季

B.芍药

C.牡丹

D.郁金香

【答案】:C

6.资本主义农业中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低于价值的超额利润构成()。

A.建筑地租

B.绝对地租

C.垄断地租

D.级差地租

【答案】:B

7.今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态势仍将延续,潜在通胀和资产泡沫的压力加大。我国外需环境依然严峻,外贸出口难有较大幅度增长。要克服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不利影响,提高经济增速,可以采取的宏观经济政策是()。

A.降低出口退税率,缓解出口企业经营压力

B.加快重点产业发展,努力扩大国内需求

C.增加企业利润收入,扩大企业资金积累

D.加快企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答案】:B

8.事物的规律是()。

A.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

B.事物之间的特殊联系

C.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

D.事物内部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答案】:D

9.“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答案】:A

10.“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

B.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

C.客观真理论

D.形而上学真理论

【答案】:B

11.卷内文件名称是反映文件的性质和价值的,一般标在案卷标题的()。

A.中间

B.末尾

C.开头

D.上方

【答案】:B

12.市教委向市财政局请求增拨教育培训经费,应选()行文。

A.意见

B.报告

C.请示

D.函

【答案】:D

13.国家的起源在于它是()

A.阶级妥协的结果

B.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C.使用暴力的结果

D.人们订立契约的结果

【答案】:B

14.“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该诗句中的“霸王”是指()。

A.关羽

B.张飞

C.项羽

D.刘邦

【答案】:C

15.关于公文格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有附注,居左空二字加圆括号编排在成文日期下一行

B.附件标题居中编排在版心第三行

C.发文字号编排在发文机关标志下空一行位置,居中排布

D.版记的位置一定在偶数页上

【答案】:C

16.下列选项体现货币的支付手段的是()。

A.张伟从银行取了3000元现金交店铺租金

B.小英说他奶奶的金项链至少值10000元人民币

C.李华将5000元现金存在办公室保险箱以备不时之需

D.老板决定将店内服装八折销售

【答案】:A

17.下列成语与工艺技术或行业对应不正确的是:

A.锦上添花纺织

B.量凿正柄木工

C.炉火纯青一一冶炼青出于蓝一一陶瓷

D.铁丁

【答案】:D

18.有人认为只有写到书本上的理论才是真实可靠的,便不顾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这犯了()错误。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教条主义

C.经验主义

D.直观被动反映论

【答案】:B

19.无论产品价格如何变动,某家庭对这种产品的需求量始终不变,表明这个家庭对这种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是()

A.缺乏弹性

B.单一弹性

C.完全无弹性

D.完全弹性

【答案】:C

20.实现充分就业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关于“失业”,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机器人大量投入使用可能会造成结构性失业

B.采取宏观调控手段可以完全避免季节性失业

C.通过调控可实现充分就业目标即失业率为零

D.经济萧条时期因供给不足会造成周期性失业

【答案】:A

二、多选题(每题有多个正确答案,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21.公文根据行文方向分为()。

A.下行文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