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法治》
经典例题和答案
第一单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一课历史与人民的选择
第一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各种政治力量
【例题】
[材料]鸦片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
命等探索均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
建立了新中国。
[问题]结合材料,说明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答案】
①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任务: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
大众的矛盾,救亡图存成为必然要求。
②其他政治力量的局限性:
★农民阶级(如太平天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无法突破封建制度束缚;
★资产阶级改良派(戊戌变法)脱离群众,依赖封建君主,注定失败;
★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虽推翻帝制,但未彻底反帝反封建,未改变社会性质。
③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
★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发动群众建立统一线;
★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第二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站来、富来、强来
【例题】
[问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飞跃
的?
【答案】
①站起来(1949W1978):
★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o
②富起来(1978^2012):
★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实现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加入WT0)o
③强起来(2012至今):
★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略(如载人航天、量子通信);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升国际话语权(如“一带一路”倡议)。
第二课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第一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例题】
[材料]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脱贫攻坚,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
脱贫,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
[问题]运用“党的宗旨和立场”分析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的原因。
1
【答案】
①根本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如“精准扶贫”“一
户一策”)。
②价值导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将消除贫困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
步骤。
③实践路径:
★发挥基层党组织斗堡垒作用(如驻村第一书记制度);
★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格局;
★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如东西部协作、企业帮扶)。
第二框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例题】
[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结合“指导思想与时俱进”加以说明。
【答案】
①理论根基:
★以马克思主义为立党之本,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形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
②实践创新:
★立足国情提出新理念(如“新发展理念”“中国式现代化);
★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政策(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③自我革命:
★全面从严治党,刀刃向内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