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为规范国家有专门管理要求药品(以下简称特管药品)的销售行为,确保特管药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有效、可追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质量管理规定,制定本操作规程。
2.适用范围
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本企业特管药品的采购、储存、销售及运输等环节的管理。
3.职责
-销售部门:负责特管药品销售业务的开展,确保销售过程符合法规要求和企业规定。
-质量管理部门:负责对特管药品销售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审核,确保销售行为合法合规。
-仓储部门:负责特管药品的储存和发货,保证药品质量不受影响。
-物流部门:负责特管药品的运输配送,确保运输过程安全、准确。
二、特管药品目录及相关规定
1.特管药品目录
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本企业经营的特管药品品种,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等,并确保目录的及时更新。
2.相关规定
详细阐述特管药品在销售过程中需遵循的各项法律法规,如《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等,明确企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三、销售前准备
1.资质审核
-核实购货单位的合法资质,包括《药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等,确保购货单位具备特管药品经营资格。
-检查购货单位销售人员的授权委托书、身份证明等,确认其销售行为的合法性。
2.销售合同签订
-与购货单位签订详细的销售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内容应包括特管药品的品种、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付款方式、质量条款等。
-在合同中明确特管药品的运输要求,确保运输过程符合相关规定。
3.销售计划制定
根据市场需求和库存情况,制定特管药品销售计划。销售计划应合理安排销售数量和时间,避免过度销售或库存积压。
四、销售过程控制
1.销售开票
-依据销售合同和实际销售情况,开具特管药品销售发票。发票内容应准确无误,包括购货单位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金额等。
-在发票上注明特管药品的标识,如麻精毒等字样,以便识别和管理。
2.销售记录
-建立完整的特管药品销售记录,记录内容包括销售日期、购货单位名称、药品名称、规格、数量、价格、销售人员等信息。
-销售记录应妥善保存,保存期限不少于规定年限,以便追溯和查询。
3.销售审批
-特管药品的销售应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销售人员填写销售申请表,注明销售药品的品种、数量、购货单位等信息,提交部门负责人审核。
-部门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报质量管理部门审批。质量管理部门对销售行为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核,确保销售符合法规要求和企业规定。
-经质量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进行销售操作。
4.销售发货
-仓储部门依据销售审批单和销售记录,进行特管药品的发货准备。发货前应对药品进行质量检查,确保药品质量合格。
-特管药品应采用专用包装和运输工具,确保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运输工具应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防止药品受到污染、损坏或丢失。
-在发货过程中,应严格执行双人核对制度,确保发货数量准确无误。发货人员和复核人员应在发货记录上签字确认。
五、销售跟踪与售后服务
1.销售跟踪
-定期对特管药品的销售情况进行跟踪,了解药品的使用情况和客户反馈。销售部门应与购货单位保持沟通,及时解决客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销售出去的特管药品,如发现质量问题或其他异常情况,应及时启动召回程序,并协助购货单位做好相关处理工作。
2.售后服务
-建立特管药品售后服务档案,记录客户的咨询、投诉和处理情况。对客户的投诉应及时响应,认真调查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反馈给客户。
-为购货单位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帮助其正确储存、使用特管药品,确保用药安全。
六、培训与考核
1.培训计划制定
制定特管药品销售相关的培训计划,明确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等。培训内容应包括法律法规、操作规程、药品知识等方面。
2.培训实施
-按照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培训工作。培训方式可采用内部培训、外部培训、网络培训等多种形式,确保培训效果。
-培训过程中应做好记录,包括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内容、培训讲师、培训人员等信息。
3.考核评估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评估,考核方式可采用考试、实际操作、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