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专业模拟试卷与答案解析2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档案的本质属性是()
A.原始记录性
B.信息性
C.文化性
D.价值性
答案:A
解析:档案是人们在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原始记录性是档案区别于其他事物尤其是相邻事物的独一无二的本质规定性。信息性、文化性和价值性虽然也是档案的属性,但不是本质属性。
2.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是()
A.便于社会各方面的利用
B.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C.科学管理档案
D.提高档案工作的效率
答案:A
解析:档案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便于社会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以发挥档案的作用。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是档案工作的基本要求,科学管理档案是实现目的的手段,提高档案工作效率是为便于利用服务的。
3.按照来源标准进行档案分类所形成的类别称为()
A.全宗
B.立档单位
C.全宗群
D.档案类型
答案:A
解析:全宗是一个独立的机关、组织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档案有机整体,是按照来源标准进行档案分类所形成的类别。立档单位是形成全宗的单位。全宗群是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若干全宗的群体。档案类型是按不同属性对档案的划分。
4.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通常不包括()
A.顺序号
B.条款
C.保管期限
D.档案数量
答案:D
解析: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通常包括顺序号、条款、保管期限、附注等项目。档案数量不是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结构内容。
5.档案著录所依据的标准是()
A.《档案著录规则》
B.《中国档案分类法》
C.《中国档案主题词表》
D.《归档文件整理规则》
答案:A
解析:《档案著录规则》是档案著录所依据的标准,用于规范档案著录的原则、方法和格式。《中国档案分类法》用于档案分类,《中国档案主题词表》用于档案主题标引,《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用于归档文件的整理。
6.档案检索工具的基本职能是()
A.存储和检索档案信息
B.保管档案
C.整理档案
D.鉴定档案价值
答案:A
解析:档案检索工具的基本职能是存储档案信息和提供档案信息检索服务,帮助利用者快速准确地找到所需档案。保管档案是档案保管工作的任务,整理档案是档案整理工作的内容,鉴定档案价值是档案鉴定工作的职责。
7.电子档案与传统档案相比,其特点不包括()
A.存储载体多样
B.信息的非人工识读性
C.信息的稳定性强
D.信息的可操作性强
答案:C
解析:电子档案存储载体多样,如磁盘、光盘等;信息需要借助一定的设备和软件才能识读,具有非人工识读性;其信息可以进行修改、复制等操作,可操作性强。但电子档案信息容易受到载体损坏、技术过时等因素影响,稳定性较差,不像传统档案那样相对稳定。
8.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是()
A.选题
B.选材
C.加工整理
D.审核校对
答案:A
解析:选题是档案编研工作的首要环节,决定了编研成果的方向和价值。只有选好题目,才能围绕该题目进行选材、加工整理等后续工作。
9.档案统计工作的基本要求是()
A.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
B.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
C.真实性、可靠性、实用性
D.专业性、规范性、权威性
答案:A
解析:档案统计工作要求统计数据准确,能真实反映档案工作的实际情况;要及时提供统计信息,以满足管理和决策的需要;统计方法和指标体系要科学合理。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等虽然也是统计工作应考虑的方面,但准确性、及时性、科学性是基本要求。
10.下列不属于档案公布形式的是()
A.通过报纸、刊物发表
B.在学术会议上宣读
C.陈列、展览档案
D.出版发行档案史料汇编
答案:B
解析:档案公布形式包括通过报纸、刊物发表,陈列、展览档案,出版发行档案史料汇编等。在学术会议上宣读一般不属于档案公布的法定形式。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档案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______的原始记录。
答案:保存价值
解析:档案强调是具有保存价值的原始记录,如果没有保存价值,就不会被作为档案留存下来。
2.档案工作的八个环节包括收集、整理、______、保管、统计、检索、编研和提供利用。
答案:鉴定
解析:档案工作的八个基本环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鉴定环节主要是判断档案的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为后续的保管和利用等工作奠定基础。
3.全宗内档案分类的方法主要有年度分类法、______和保管期限分类法等。
答案:组织机构分类法(或问题分类法)
解析:全宗内档案分类常用的方法有年度分类法、组织机构分类法、问题分类法和保管期限分类法等。这些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结合使用。
4.档案保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维护档案的完整与安全,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