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一)目的
本合规管理制度旨在建立健全公司合规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运营活动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公司内部政策和程序,有效防范合规风险,保障公司稳健发展。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总部及各分支机构、子公司、分公司等所有部门和员工。
(三)基本原则
1.合法性原则
公司的各项经营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监管规定。
2.全面性原则
合规管理覆盖公司所有业务领域、部门和员工,贯穿决策、执行、监督等各个环节。
3.独立性原则
合规管理部门独立于业务部门,具备独立开展工作的权力和资源,以确保其能够客观、公正地履行职责。
4.制衡性原则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流程,实现不同部门、岗位之间的相互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
5.适应性原则
合规管理体系应根据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变化以及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及时进行调整和完善。
二、合规管理组织架构
(一)合规管理委员会
1.组成
合规管理委员会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组成,设主任一名,由公司董事长担任,副主任若干,由公司其他高级管理人员担任。
2.职责
-审议批准公司合规管理战略、基本制度和年度工作计划。
-研究决定合规管理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合规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监督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合规管理工作进行总体指导和监督。
(二)合规管理部门
1.部门设置
公司设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配备足够数量的、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合规管理人员。
2.职责
-组织起草合规管理基本制度、具体制度和操作流程。
-对公司各项业务及内部管理制度进行合规审查,出具合规意见。
-开展合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合规意识。
-监测、识别、评估和报告合规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
-受理、调查和处理违规举报,对违规行为进行责任认定和提出处理建议。
-推动公司内部合规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合规氛围。
(三)各业务部门
1.职责
各业务部门负责人是本部门合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实施本部门的合规管理工作,确保本部门业务活动符合合规要求。
-贯彻执行公司合规管理制度,将合规要求融入业务流程。
-开展本部门合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合规操作能力。
-对本部门业务活动进行自我合规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
-配合合规管理部门开展合规调查和处理工作,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四)内部审计部门
1.职责
内部审计部门负责对公司合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合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合规管理中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三、合规管理流程
(一)合规审查
1.审查范围
公司在制定政策、开展业务、签订合同、进行重大决策等活动前,均应进行合规审查。
2.审查流程
-业务部门在相关事项提交决策或实施前,应将相关文件和资料提交合规管理部门。
-合规管理部门收到资料后,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规审查,重点审查其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要求以及公司内部政策和程序。
-合规管理部门审查完毕后,应出具书面合规意见,明确该事项是否合规,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业务部门应根据合规意见对相关事项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其符合合规要求后,再提交公司决策机构或继续实施。
(二)合规风险监测与识别
1.监测方法
-建立合规风险监测指标体系,对公司业务活动中的关键风险点进行实时监测。
-定期收集、分析法律法规、监管要求的变化情况,评估其对公司业务的影响。
-关注行业动态、市场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行为,及时发现潜在的合规风险。
-加强对内部管理数据的分析,通过对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员工行为数据等的挖掘,发现可能存在的合规问题。
2.识别流程
-合规管理部门根据监测结果,对潜在的合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确定风险的性质、程度和影响范围。
-对于识别出的合规风险,应进行详细记录,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将识别出的合规风险及时报告给合规管理委员会和相关业务部门,以便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三)合规风险评估
1.评估标准
根据合规风险的性质、影响程度和可能性,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将合规风险分为高、中、低三个等级。
2.评估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