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征增值自在2012年开始实施至今,其实际的应用效果逐渐扩大,且试点围逐渐向全国蔓延,所涉及的
行业类型增多,甚至出现一种覆盖其他行业的趋势。随着改革行业的迅速发展,当前相关行业并没有实施相关的措施,
进而影响实际的工作效率。因此,需要明确营改增用于施工行业的财务管理中的效果。
一、营改增相关概念以及理论内容
(一)营业税
营业税主要是指,在中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的单位、个人,进行应税劳务、不动产销售或是无形资产转让之时,
面向国家按照营业额所缴纳的一类税种。具体针对营业税进行分析,就是了解其征收围。
其一,营业税中的应税劳务,主要指代建筑业、娱乐业、金融保险业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税务所涉及的税务征
收内容。增值税主要指代劳务中涉及的加工、修理、修配类经济活动,其不归属于营业税征收围。此外,单位或是个
体经营者在本单位或是为雇主所提供的劳务服务,也非应用营业税中应税劳务畴。
其二,营业税中提到的包括销售不动产、应税劳务以及无形资产转让,均携带有偿性质,有偿主要是指借助上述
销售或是转让行为可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
(二)增值税
增值税作为一种流转税,属于一种价外税,主要是由消费者承担。目前增值税属于我国最核心的税种之一,占比
超出中国全年税收总量的60%,受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各地的实际情况存在显著的不同。针对欧盟的各个成员
而言,收取增值税是一种强制性的要求,但部分成员属于免税地区,像葡萄牙地区的马德拉仅是象征性征收较低税费。
在具体的增值税征收过程中,征收对象往往以经营活动中所获得的产品增值额以及进口金额。目前,增值税具体的计算
方法为:缴纳税额=经营销项税金=进项税金。
(三)营改增
营改增主要是指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其是我国20世纪末期为了满足社会经济而制定的相关改革制度,根本目的是
为了消除行业发展的税收限制,并减轻生产性服务行业相关产业链的负担。2012年上海成为首个营改增试点区域,且
交通运输行业以及当代服务行业被纳入试点围内。
二、施工企业财务特征及管理现状分析
施工企业执行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按照工程项目的施工合同,对工程项目推进和落实过程中产生的各项财务信息
进行综合管控。建筑工程项目本身是由多个子工程共同组成,建设周期长、涉及人员和部门众多、使用物料数量大、资
金投入总量大、资金流动性大。各类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决定了施工企业内应用的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独特的特点。总
结来说,施工企业内的财务管理工作,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财务核算方式多采用分级核算。现代建筑工程在建设规模、建筑难度、施工体量上都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工程实
际施工时,需要根据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的应用需求经常更换施工地点、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为消除施工过程中
可能存在的财务信息遗漏、入账错误等不良情况的发生,施工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普遍应用分级核算的方式,
以建筑施工为核心,逐级完成各项财务核算工作。这样既能消除财务管理风险和隐患,又能帮助施工企业节省施工成本,
扩大利润空间。
成本单独核算特点。单独进行成本核算,极大程度地方便了施工企业展开财务分析和评估,根据工程项目中各子
工程的不同,应用订单成本计算法对各子工程分别展开成本核算,确保实际支出费用与工程造价预算成本相同。
资金运转时间长。很多施工企业在承接工程建设时,合同中会约定由施工企业对施工中使用的物料等,进行购买
及资金垫付,在工程竣工后统一进行结算。建筑工程本身建设周期较长,此种合作模式会极大程度地增加施工企业的财
务负担,不利于内部资金周转。
工程建设中存在较多成本管控风险因素。建筑工程施工大多处于半开放的自然环境中,即便施工过程中以各类围
挡设施进行围挡,也会受到自然天气条件的影响和干扰。在发生极端天气情况时,施工企业不得不停工待产,由此造成
工程延期,使建筑施工成本增加。
三、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难点
(一)项目地域分布分散,财务风险难以控制
建筑工程所承接的业务项目类型有所增加,但是存在分布较为分散的现象,需要更多人员进行管理,增加人力资
源调配力度,使得财务管理工作问题屡见不鲜,风险事件频发。财务风险事件的出现,会使得建筑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
出现资金短缺、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影响了业务推进,自然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