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PAGE
基于供应链中断的冷链物流运输路径优化算法描述与模型建立求解实证研究
目录
TOC\o1-3\h\z\u第一章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国内外相关研究 2
1.3.1国内外关于路径优化的研究概况 2
1.3.2国内外关于冷链物流路径优化的研究概况 2
1.4研究内容与方法 3
1.5结论 3
第二章冷链物流运输的发展现状与背景 4
2.1冷链物流运输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4
2.2车辆路径问题定义与分类 4
2.3乳制品冷链物流下VRPTW问题介绍 5
第三章路径优化算法描述与模型建立 6
3.1NS算法与其分支介绍 6
3.2LNS与ALNS算法介绍 6
3.2.1LNS算法介绍 6
3.2.2ALNS算法介绍 7
3.2.3ALNS算法相较于其他算法的优势 8
3.3路径优化问题描述与符号说明 9
3.3.1问题描述与模型假设 9
3.3.2符号说明 9
3.4配送成本分析 10
3.5模型建立 11
3.5.1目标函数的建立 11
3.5.2约束条件 12
第四章新鲜乳制品冷链物流配送路径优化模型求解 13
4.1数据采集与计算 13
4.2模型求解的结果与分析 17
4.2.1ALNS算法与GA算法求解比较 17
4.2.2Gurobi求解最优解 19
4.3敏感性分析 21
第五章研究总结与展望 21
5.1研究工作总结 21
5.2研究的不足与未来展望 22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
全球鼠疫、霍乱等法定报告传染病时有发生,突发急性传染病不断出现。中国也面临境外输入传染病以及生物技术误用滥用谬用风险不断增大的挑战,食品药品安全基础依然薄弱,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难度增大。公共卫生事件会造成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风险急剧增加,导致供应链的商流断裂。2003年非典疫情期间,在生产端,畜牧养殖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饲料紧张、无法出栏、居民恐禽等导致养殖业亏损严重,补栏缓慢,对后续的供应链恢复造成了影响。物流不畅,非典疫情爆发之后采取了减少人口流动和省际运输等措施,货运量明显减少。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流通受阻,短期内疫情地区的餐饮渠道受到重创。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严格的管控措施(例如疫区封城、高速封路、延迟复工复学、关闭农贸市场等),在短期内给食品与农业产业带来较大的冲击,造成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短期中断,对供求两端造成影响,疫情暴露出鲜活农产品供应链的脆弱性。世界卫生组织在2020年4月27日发布的疫情形势报告表明,全球确诊病例数超过287万,死亡病例数近20万,213个国家、地区或领地出现了确诊病例(WHO,2020)。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疫情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2月28日将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至“非常高(VeryHigh)”;3月11日宣布疫情成为“全球性流行病(Pandemic)”,各国态度随之从观望开始转向积极防控,截至4月16日,116个国家或地区宣布进入紧急状态,采取了封锁边境、暂停交通、限制出行、避免聚会集会、关闭公共场所等非常措施(全国工商联,2020)。在2022年3月1日,上海市普陀区发现第一例新冠疫情,而在之后的短短半个月,新冠疫情疫情快速发展,慢慢几乎遍及了全市范围,也造成了部分区域的封锁,从而使得猪肉供应链的断裂,或许得益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生鲜电商平台的股价暴涨,近期中国居民居家物资需求激增,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平台的订单量暴增,生鲜电商用户数量和活跃度都大幅增长,据QuestMobile发布的《2020中国移动互联网“战疫”专题报告》披露,在网上买菜的用户爆发式增长,其中,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增长了275%,46~55岁用户数量增长了381%,56岁以上用户增长了397%。中国生鲜电商整体日活跃用户从平日不到800万,在春节期间突破1,000万,节后突破1,200万。可知疫情期间大量消费者选择线上渠道购买。为解决猪肉在运输或供应中断时发生腐烂变质引发缺货等问题。考虑由供应商、配送中心和零售商组成的三级生鲜供应链,结合线上线下渠道制定一种以零售商主导库存控制策略来面对复杂疫情风险情景。
1.2研究意义
为由新冠疫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而引起的猪肉或其他易变质物品的零售商库存策略提供参考价值,指定通过由零售商主导的库存控制策略来实现猪肉的生鲜时效性和供应时效性,将客户受疫情风险而没有猪肉供应的风险降低。
1.3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国内外关于供应中断的研究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