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技术规程.docx
文件大小:32.5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1
总字数:约1.09万字
文档摘要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技术规程

I

I

II

II

目次

前言 II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术语和定义 3

总则 4

基本规定 5

变形监测控制 6

远程视频变形监测系统 11

北斗变形监测系统 13

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 15

参考文献 18

PAGE

PAGE11

PAGE

PAGE10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的变形监测控制、远程视频变形监测系统、北斗变形监测系统、变形监测数据采集与处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民用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场地的变形监测。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

GB55018工程测量通用规范

GB50167工程摄影测量规范

JGJ8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T29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视频监控技术规范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建筑变形deformationofbuildingandstructure

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受各种作用力而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现象。

监测频率frequencyofmonitoring

单位时间内的监测并发送数据的次数。

采集collection

在建筑工程中记录检测、监测测区(测点)位置、范围,且在测区(测点)获得对应检测和监测数据的工作。本文件中采集主要指记录检测、监测测区(测点)位置、范围的工作。

在线监测onlinesupervisorymonitoring

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实时监测的工作。

监测系统monitoringsystem

由监测设备组成的实现一定监测功能的软件及硬件集成。

远程视频监测系统remotevideomonitoringsystem

具备远程视频监控与目标空间位移信息的采集、传输、储存、处理、计算、资源管理等功能的电子信息系统。

基准站referencestation

安置在能确保地基稳固的地面固定参考观测站,能对BDS和GPS卫星导航信号进行长期连续观测,并由通信设备将观测数据实时或定时传送至数据中心。

基准点benchmarkpoint

为进行变形监测而布设的稳定的、需长期保存的测量控制点。

观测点observationpoint

布设在建筑地基、基础、场地及上部结构的敏感位置上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亦称变形点。

总则

为了在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中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成果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文件。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应能确切地反映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在静荷载或动荷载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变形程度或变形趋势。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所用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合格。仪器设备的检定、检验及维护,应符合本文件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除使用本文件规定的各种方法外,亦可采用能满足本文件规定的技术质量要求的其他方法。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应符合本文件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标准的规定。

基本规定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宜采用国家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或所在地方使用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也可采用独立系统。当采用独立系统时,必须在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报告书中明确说明。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工作开始前,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的等级和要求、变形类型、测量目的、任务要求以及测区条件进行施测方案设计,确定变形测量的内容、精度级别、基准点与变形点布设方案、观测周期、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提交成果内容等,编写技术设计书或施测方案。

民用建筑施工变形监测的首次(即零周期)观测应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一个周期的观测应在短的时间内完成,不同周期观测时,宜采用相同的观测网形、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并使用同一测量仪器和设备。对于特级和一级变形观测,宜固定观测人员、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变形监测控制

一般规定

建筑变形测量基准点和工作基点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建筑沉降观测应设置高程基准点;

建筑位移和特殊变形观测应设置平面基准点,必要时应设置高程基准点;

当基准点离所测建筑距离较远致使变形测量作业不方便时,宜设置工作基点。

变形测量的基准点应设置在变形区域以外、位置稳定、易于长期保存的地方,并应定期复测。复测周期应视基准点所在位置的稳定情况确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宜1~2月复测一次,点位稳定后宜每季度或每半年复测一次。当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