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19.120
CCSA28
中 国 颗 粒 学 会 标 准
T/CSP17-2024
颗粒技术单分散微细气泡分类
Particletechnology—Classificationofmonodispersedfinebubbles
2024-12-23发布 2024-12-30实施
中国颗粒学会发布
T/CSP17-2024
T/CSP17-2024
PAGE\*ROMAN
PAGE\*ROMANIV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分类 2
参考文献 6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中国颗粒学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清华大学、中国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骆广生、盛林、王凯、邓建、田保亮、钟思青、储博钊、王菊、刘昊昕。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引 言
微细气泡是指直径小于100μm的气泡。目前已提出多种微细气泡制备方法,主要包括超声、膜乳化、微流控、高剪切乳化、喷墨打印等。然而,微细气泡的直径分布依赖于气泡的制备方法和工况条件。当微细气泡由直径分布较窄(单分散性较好)的气泡组成时,可以提高气泡使用过程的可控性和重复性,以及产品的一致性。由于这些特性,单分散微细气泡在流体机理研究、化学反应控制、材料合成、环境治理、生物检测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单分散微细气泡的定义和分类方法尚无文献记载。本文件详细界定了单分散微细气泡的术语和定义与分类。
T/CSP17-2024
T/CSP17-2024
PAGE
PAGE1
颗粒技术单分散微细气泡分类
范围
本文件界定了单分散微细气泡的术语和定义,确立了相应的分类。本文件适用于单分散微细气泡的应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41914.1微细气泡技术微细气泡使用和测量通则第1部分:术语
术语和定义
GB/T41914.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泡当量直径bubbleequivalentdiameter
与气泡体积相同的球体的直径。
3.2
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
气泡当量直径(3.1)的标准差与其平均值之比乘100%。
3.3
单分散气泡monodispersedbubble
随机抽样超过100个气泡时,气泡当量直径(3.1)符合正态分布且变异系数(3.2)小于等于5.0%的气泡。
3.4
多分散气泡polydispersedbubble
随机抽样超过100个气泡时,气泡当量直径(3.1)的变异系数(3.2)大于5.0%的气泡。
3.5
单分散微细气泡monodispersedfinebubble
气泡当量直径(3.1)小于100μm的单分散气泡(3.3)。
3.6
单分散超细气泡monodispersedultrafinebubble
气泡当量直径(3.1)小于1μm的单分散气泡(3.3)。
3.7
单分散微气泡monodispersedmicrobubble
气泡当量直径(3.1)大于等于1μm且小于100μm的单分散气泡(3.3)。
3.8
气泡球形度bubblesphericity
相同体积下,球体的表面积和单分散气泡(3.3)的实际表面积之比。
分类
按气泡形状分类
单分散球形微细气泡
气泡球形度(3.8)大于等于0.95且小于等于1.00的单分散微细气泡(3.5),示意图见图1。
图1 单分散球形微细气泡的示意图
单分散近球形微细气泡
气泡球形度(3.8)小于0.95的单分散微细气泡(3.5),示意图见图2。
图2 单分散近球形微细气泡的示意图
单分散长微细气泡/单分散泰勒微细气泡
在受限流动通道中具有泰勒气泡形状的单分散微细气泡(3.5),示意图见图3。
注:单分散长微细气泡由前后两个半球形的帽子和一个柱体组成,气泡轴向长度大于其横截面直径。
图3 单分散长微细气泡/单分散泰勒微细气泡的示意图
单分散扁微细气泡
在受限流动通道中,气泡轴向长度小于等于其横截面直径的单分散微细气泡(3.5),示意图见图4。
图4 单分散扁微细气泡的示意图
按气泡排列分类
单束单分散微细气泡
在设备的横截面(横截面法线方向平行于气泡的流动方向)内只有1个单分散微细气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