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尽职调查工作流程,确保尽职调查工作的全面性、准确性和高效性,为公司决策提供充分、可靠的依据。通过对目标对象的详细调查和分析,识别潜在风险,评估投资价值,保障公司利益。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开展的各类尽职调查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对投资项目、并购交易、战略合作等涉及的目标企业或相关资产进行的调查。
3.基本原则
-独立性原则:尽职调查团队应独立开展工作,不受任何外部因素干扰,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
-全面性原则:对目标对象的法律、财务、业务、技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调查,避免遗漏重要信息。
-审慎性原则:以审慎的态度对待调查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估,充分揭示潜在风险。
-保密性原则:尽职调查过程中涉及的目标对象的商业秘密、敏感信息等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给任何无关第三方。
二、尽职调查组织与职责
1.尽职调查小组
-根据尽职调查项目的性质和规模,组建尽职调查小组,成员包括法律、财务、业务、技术等专业人员。
-小组设组长一名,负责统筹协调尽职调查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分配工作任务,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核和汇总。
2.各成员职责
-法律专业人员:
-负责审查目标对象的主体资格、历史沿革、重大合同、知识产权、诉讼仲裁等法律事项。
-对目标对象是否存在法律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法律意见和建议。
-财务专业人员:
-负责审查目标对象的财务报表、财务制度、税务情况、资金流动等财务事项。
-进行财务分析,评估目标对象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对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核实。
-业务专业人员:
-负责了解目标对象的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客户群体、行业发展趋势等业务事项。
-分析目标对象的业务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业务相关问题进行调查和研究。
-技术专业人员:
-负责审查目标对象的技术研发能力、技术创新水平、核心技术优势等技术事项。
-评估目标对象的技术可行性和技术风险,对技术相关问题提供专业意见。
三、尽职调查流程
1.项目启动阶段
-公司决策层确定开展尽职调查项目后,指定项目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组建尽职调查小组,并明确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
-项目负责人制定尽职调查工作计划,明确调查的目标、范围、方法、时间安排等内容。工作计划应报公司管理层审批通过后实施。
2.资料收集阶段
-尽职调查小组向目标对象发送尽职调查清单,要求其按照清单提供相关资料。资料清单应涵盖法律、财务、业务、技术等各个方面的信息。
-目标对象应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资料,并确保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如有需要,尽职调查小组可对目标对象提交的资料进行初步审查,要求其补充或完善相关信息。
-尽职调查小组通过公开渠道收集与目标对象相关的信息,如行业报告、政府文件、新闻报道等,作为尽职调查的参考资料。
3.现场调查阶段
-根据尽职调查工作计划,尽职调查小组对目标对象进行现场调查。现场调查可包括实地考察目标对象的办公场所、生产基地、仓库等,与目标对象的管理层、员工进行访谈,查阅相关文件和记录等。
-在现场调查过程中,尽职调查小组成员应做好记录,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沟通和讨论。
-对于重要事项和关键问题,尽职调查小组可要求目标对象提供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并要求其出具书面承诺或声明。
4.数据分析与风险评估阶段
-尽职调查小组对收集到的资料和现场调查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
-法律专业人员对法律事项进行分析,识别法律风险点,并评估其对公司的影响程度。
-财务专业人员对财务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如财务比率分析、现金流分析等,评估目标对象的财务健康状况和盈利能力。
-业务专业人员对业务模式、市场竞争力等进行分析,判断目标对象的业务前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技术专业人员对技术事项进行评估,分析技术优势和技术风险。
-综合各专业人员的分析结果,尽职调查小组对目标对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识别潜在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建议。
5.报告撰写阶段
-尽职调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