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学规划2025年度重点课题申报书、课题设计论证
求知探理明教育,创新铸魂兴未来。
《空间视角下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研究》
一、课题基本信息
课题名称:空间视角下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研究
课题来源:自主选题
课题类型:应用研究
课题负责人:张华
主要成员:李明、王丽、赵强
课题申报时间:2023年10月
预计完成时间:2025年12月
二、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乡村治理。数字技术为乡村治理带来了许多机遇,如提高治理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公共服务等。然而,数字技术在赋能乡村治理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技术依赖等。因此,本研究旨在从空间视角出发,探讨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治理提供有益的参考。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例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农村地区已经实现了网络覆盖,通过数字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国外学者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
国内研究现状
在我国,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例如,一些地方政府通过建设智慧乡村,提高了乡村治理的智能化水平。然而,我国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还相对不足,需要进一步加强。
发展趋势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将成为研究的热点。未来,研究将更加关注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及如何更好地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风险。
四、课题研究目标与内容
研究目标
(1)揭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构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3)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治理策略。
研究内容
(1)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特征分析。
(2)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影响因素分析。
(3)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评估体系构建。
(4)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治理策略研究。
五、课题研究方法与路径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现状。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治理案例,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
(3)实证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路径
(1)明确研究问题:确定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的研究目标。
(2)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研究现状。
(3)案例选取与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治理案例,分析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
(4)数据收集与处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对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进行实证分析。
(5)风险评估体系构建: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构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6)治理策略研究: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治理策略。
(7)研究成果总结与报告撰写:对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
六、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与形式
预期成果
(1)揭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构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评估体系。
(3)提出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治理策略。
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撰写研究报告,详细阐述研究过程、方法、结果及结论。
(2)学术论文:在相关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果。
(3)政策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治理的风险及其治理策略的政策建议。
七、课题研究的进度安排与人员分工
进度安排
(1)2023年10月-2024年3月:确定研究问题,进行文献综述和案例选取与分析。
(2)2024年4月-2024年9月:进行数据收集与处理,进行实证分析。
(3)2024年10月-2025年3月:构建风险评估体系,提出治理策略。
(4)2025年4月-2025年12月:研究成果总结与报告撰写,发表学术论文,提出政策建议。
人员分工
(1)张华:负责课题整体研究工作,包括研究问题确定、文献综述、案例选取与分析、风险评估体系构建、治理策略研究、研究成果总结与报告撰写等。
(2)李明:负责数据收集与处理、实证分析等工作。
(3)王丽:负责研究报告、学术论文撰写等工作。
(4)赵强:负责政策建议的提出等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经费预算与设备需求
经费预算
(1)文献资料费:5000元
(2)调研费:10000元
(3)数据分析软件费:5000元
(4)论文发表费:5000元
(5)其他费用:5000元
总计:30000元
设备需求
(1)计算机:用于文献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