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则
1.目的:为了加强班级微信群的管理,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规范,营造良好的班级沟通环境,特制定本规定。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班级全体师生及家长在班级微信群内的交流互动行为。
二、微信群管理原则
1.合法性原则:群内交流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发布违法违规、有害身心健康、违背公序良俗的信息。
2.文明性原则:倡导文明用语,尊重他人,不得使用侮辱、诽谤、歧视性语言,避免争吵和冲突。
3.时效性原则:重要通知、信息等应及时发布,确保群成员能够及时知晓。
4.真实性原则:发布的信息应真实可靠,不得传播未经证实的谣言和虚假信息。
三、微信群成员职责
1.班主任职责
-负责班级微信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制定群规并监督执行。
-及时发布学校通知、班级事务安排等重要信息,确保群成员了解学校和班级动态。
-协调解决群内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引导群成员进行积极健康的交流。
-对群成员的不当言行进行及时提醒和纠正,维护良好的群秩序。
2.任课教师职责
-按照教学安排和要求,及时在群内发布教学相关信息,如作业布置、考试安排、教学进度等。
-解答学生和家长关于教学方面的疑问,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积极参与群内互动,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3.学生职责
-遵守群规,文明发言,积极参与有益的讨论和交流,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
-及时查看群消息,了解学校和班级通知,按时完成作业和任务,并及时反馈相关情况。
-不得在群内发布与学习无关的内容,不得随意拉人进群或邀请无关人员加入。
4.家长职责
-关注群内信息,积极配合学校和班级工作,及时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沟通孩子的情况。
-尊重教师的工作,客观理性地表达意见和建议,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教育孩子正确使用微信群,引导孩子在群内传播正能量,不参与不良信息的讨论和传播。
四、微信群信息发布规范
1.通知类信息
-学校和班级发布的各类通知、公告等重要信息,应确保内容准确、完整,并注明发布时间和要求。通知发布后,相关负责人应及时跟进落实情况,并在群内反馈。
-通知类信息应采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模糊、歧义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词汇。对于重要通知,必要时可进行多次强调或解读,确保群成员理解并遵照执行。
2.学习类信息
-任课教师发布的作业、学习资料、复习要点等学习类信息,应清晰明确地说明要求和截止时间。鼓励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学习方法指导、在线学习链接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学生在群内分享学习心得、经验或遇到的学习问题时,应积极互动,给予正面回应和帮助。教师应及时解答学生的学习疑问,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3.活动类信息
-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如班会、家长会、文体活动、社会实践等,应提前在群内发布详细的活动方案、时间、地点、参与要求等信息。活动负责人应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做好准备,并在活动结束后及时分享活动照片、视频等资料,展示活动成果。
-鼓励家长和学生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策划和组织,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氛围。
4.其他信息
-群成员发布与班级相关的其他信息,如好人好事、班级荣誉等,应秉持客观真实的原则,传递正能量。对于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信息,应谨慎发布,如需发布,应事先征得学生本人或家长的同意。
-严禁在群内发布广告、推销产品、拉票点赞等商业性信息。若有家长或其他人员因特殊情况需要发布与教育无关的合法信息,应提前向班主任申请,经同意后方可发布,但不得过于频繁或影响群内正常秩序。
五、微信群交流规范
1.语言规范
-群内交流应使用文明、规范、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粗俗、低俗、生僻或不文明的词汇。
-回复他人信息时,应礼貌得体,表达清晰,尽量避免使用简短、模糊或容易引起误解的语言。对于重要信息,应认真阅读并准确回复,确保沟通顺畅。
2.态度规范
-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不得进行恶意攻击、诋毁或嘲讽。在讨论问题时,应保持理性和客观,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积极寻求共识和解决方案。
-若对群内某些信息或行为有疑问或建议,应通过合理、恰当的方式提出,避免情绪化的表达和争吵。对于他人的批评和建议,应虚心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行为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