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四章VB程序设计初步-第三节循环语句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001].docx
文件大小:22.04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章VB程序设计初步-第三节循环语句说课稿2023-2024学年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VB程序设计初步-第三节循环语句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信息技术选修一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意识:培养学生对循环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的认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计算思维:通过设计简单的循环程序,锻炼学生逻辑思维和算法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引导学生运用循环语句设计创新性的程序,提升学生的编程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信息安全与伦理道德:在编程实践中,教育学生遵守编程规范,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信息伦理观念。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高一年级学生,学生普遍具备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编程概念有所了解。然而,由于学生个体差异,他们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基础: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接触过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和编程,对编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因此,在引入循环语句时,需要从基础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编程概念。

2.能力水平:部分学生在逻辑思维和算法设计方面具备一定基础,能够理解和应用循环结构。但大多数学生对循环语句的理解较为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和练习逐步引导学生掌握。

3.素质特点: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但部分学生存在依赖心理,遇到问题时倾向于向他人求助。此外,学生在自主学习方面能力不足,需要教师引导和督促。

4.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纪律方面表现良好,但部分学生在课堂参与度上存在不足,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互动性。

5.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循环语句是程序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掌握编程逻辑和算法设计具有重要意义。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将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编程课程的学习。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一教材,特别是包含循环语句相关内容的章节。

2.辅助材料:准备与循环语句相关的图片、图表和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循环的概念和作用。

3.实验器材:准备计算机实验室,确保每台计算机安装了VB编程软件,并设置好实验项目,以便学生实际操作。

4.教室布置:创建分组讨论区,设置实验操作台,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编程练习和讨论。

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播放一段简单游戏或动画的演示视频,让学生观察其运行过程,引发学生对重复执行相同任务的思考。

-提问:“这些动画和游戏是如何在短时间内重复执行相同的动作的呢?”

-引入循环语句的概念:“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可以在程序中重复执行任务的语句——循环语句。”

2.讲授新知(20分钟)

-解释循环语句的基本概念,包括循环的条件、循环体和循环的终止条件。

-通过示例代码展示“for”循环和“while”循环的语法结构,以及如何使用它们来实现重复任务。

-展示循环语句在VB编程中的应用实例,如计算阶乘、打印图案等。

-引导学生分析实例代码,理解循环语句的逻辑和执行流程。

3.巩固练习(10分钟)

-分组讨论:让学生以小组形式,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小程序,使用循环语句实现特定功能。

-每组派代表展示其设计的小程序,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提问。

-教师针对展示的程序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改进空间。

4.课堂小结(5分钟)

-回顾循环语句的定义、语法和用途。

-强调循环语句在编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尝试使用循环语句解决更多实际问题。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以下作业:

1.编写一个程序,计算并打印出1到100之间所有偶数的和。

2.设计一个程序,根据用户输入的整数n,打印出n行“*”号组成的直角三角形。

3.思考并记录循环语句在实际编程中的应用场景,下节课分享给同学们。

-强调作业完成的截止时间和提交方式,确保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VB程序设计基础》——介绍循环语句的高级用法,如嵌套循环、循环的跳过和中断等。

-《算法导论》——探讨循环语句在算法设计中的作用,以及如何优化循环以提高程序效率。

-《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分析循环语句在不同编程语言中的实现和优化技巧。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探索循环语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排序算法、搜索算法等。

-尝试使用循环语句编写一个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