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说课稿-2.2.1搜索引擎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说课稿-2.2.1搜索引擎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2年9月15日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和信息素养。通过学习搜索引擎的使用,学生能够理解信息检索的基本原理,提高信息获取和筛选的能力。同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学会如何高效利用网络资源,培养批判性思维,增强信息安全意识,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信息技术基础。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操作,包括关键词的设定、搜索结果的筛选和排序等。
2.高效搜索技巧:引导学生学会使用高级搜索功能,提高搜索效率。
难点:
1.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学生在使用搜索引擎时,需要辨别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2.信息过载问题:如何从大量搜索结果中快速找到所需信息,避免信息过载,也是教学难点。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通过实际操作演示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2.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3.教授学生信息筛选和排序的技巧,如使用引号、排除关键词等,以应对信息过载问题。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计算机教室,安装有网络浏览器的学生电脑,投影仪。
-课程平台:学校信息平台或在线教育平台,用于发布教学资料和在线测试。
-信息化资源:搜索引擎操作指南PPT,搜索引擎使用视频教程。
-教学手段:课堂演示,小组讨论,实践操作,反馈与评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中的2.2.1搜索引擎这一节。搜索引擎是我们在网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所需信息。那么,如何高效地使用搜索引擎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问题。
【新课导入】
1.提问:同学们,你们平时都使用哪些搜索引擎?你们觉得搜索引擎有哪些优点和缺点?
2.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搜索引擎的优点在于信息量大、更新速度快、检索方便;缺点可能是信息质量参差不齐、广告过多等。
3.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掌握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提高信息检索能力。
【课堂探究】
一、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
1.教师展示搜索引擎界面,介绍搜索引擎的基本组成部分。
2.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
3.教师提问:如何设定关键词?如何进行搜索?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设定关键词要简洁、准确,避免使用过于宽泛的词汇。
二、高效搜索技巧
1.教师介绍高级搜索功能,如按时间、语言、站点等进行筛选。
2.学生尝试使用高级搜索功能,体验其便利性。
3.教师提问:如何避免信息过载?如何提高搜索效率?
4.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使用引号、排除关键词等技巧,避免搜索结果过多。
三、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1.教师展示几个典型的网络信息,让学生辨别其真伪。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辨别网络信息的方法。
3.教师总结:关注信息来源、判断信息发布者的信誉、检查信息内容的合理性等。
四、信息过载问题的解决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从大量搜索结果中找到所需信息?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教师总结:使用筛选、排序功能,关注信息的时间、来源等。
【课堂实践】
1.学生分组,进行搜索引擎操作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3.学生展示自己的搜索成果,分享操作心得。
【课堂小结】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高效搜索技巧、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信息过载问题的解决。
2.学生回顾所学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利用搜索引擎查找与课程相关的内容,撰写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五、教学过程
1.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
-界面组成
-关键词设定
-高级搜索功能
2.高效搜索技巧
-排除关键词
-使用引号
-筛选、排序
3.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
-关注信息来源
-判断发布者信誉
-检查内容合理性
4.信息过载问题的解决
-筛选、排序
-关注时间、来源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课堂探究、实践操作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搜索引擎的基本使用方法、高效搜索技巧,提高了信息检索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