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市少年宫wedo机器人编程课程WeDo机器人—飞机营救(说课稿)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教材章节:Wedo机器人编程课程《WeDo机器人—飞机营救》
内容:本节课通过WeDo机器人编程,让学生了解飞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学习使用编程软件设计并控制WeDo机器人模拟飞机进行营救任务。课程内容包括搭建飞机模型、编写控制程序、调试程序和实际操作。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WeDo机器人编程活动,学生将学习如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提升逻辑思维和编程技能。同时,学生在团队协作中锻炼沟通与协作能力,培养对科技的兴趣和责任感,为未来科技学习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飞机模型的搭建与编程控制。学生需要掌握WeDo机器人组件的搭建技巧,包括识别不同的组件和了解它们的功能。此外,重点在于学习如何使用编程软件编写程序来控制机器人模型的运动,实现飞机的起飞、飞行和降落等动作。
-举例:例如,学生需要学习如何正确连接飞行器组件,包括螺旋桨、电机和支架,以及如何编写程序控制电机转速,模拟飞机的起飞和降落。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编程逻辑的理解与实现。学生需要理解编程中的顺序、条件判断和循环等逻辑结构,并能够将这些逻辑应用于控制机器人的动作。
-举例:例如,在编写程序使飞机起飞时,学生需要理解并实现电机加速的逻辑,同时要考虑如何通过编程让飞机在遇到障碍时改变飞行路径,这涉及到条件判断和循环的使用。另一个难点是调试程序,学生需要学会通过观察机器人的实际表现来调整程序,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每位学生人手一本《WeDo机器人编程课程》教材,确保学生能够跟随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和实践。
2.辅助材料:准备飞机模型的搭建指南、编程软件使用手册、示例视频以及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案例图片。
3.实验器材:确保WeDo机器人套件完整,包含所有必要的硬件组件,如电机、传感器、连接线等,并检查器材的安全性。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团队协作;在实验操作台附近留出足够空间,便于学生进行搭建和编程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WeDo机器人编程课程》相关PPT和教学视频,要求学生预习飞机模型的搭建步骤和编程基础。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如何使用WeDo机器人搭建飞机模型并编程控制”,设计问题如“飞机模型的稳定性和重心如何影响飞行”。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在线平台查看学生提交的预习笔记和问题,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相关资料,了解WeDo机器人和编程基础。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思考如何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记录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提交预习笔记和初步的设计想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基本概念。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资料共享和进度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播放真实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视频,激发学生对飞行器编程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WeDo机器人编程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逻辑。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搭建和编程竞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搭建和编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理解编程逻辑。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搭建和编程竞赛,体验编程乐趣。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问题,与同学和老师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讲解编程基础和操作步骤。
实践活动法:通过竞赛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飞行任务程序。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机器人编程相关的网站和书籍,供学生深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提供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独立完成飞行任务程序的设计和编程。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进一步的编程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编程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独立作业和拓展学习提升编程能力。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提高自我学习能力。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机器人编程入门》:这本书适合初学者,详细介绍了机器人编程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对于学生深入理解WeDo机器人的编程原理和应用场景非常有帮助。
-《机器人编程案例集》:收录了多个机器人编程的实际案例,包括简单的机器人任务到复杂的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