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烧伤护理经验分享.pptx
文件大小:4.48 MB
总页数:3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烧伤护理经验分享

汇报人:xxx

20xx-03-27

烧伤概述与分类

急性期烧伤护理要点

住院期间护理工作安排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建议

康复期护理指导及效果评价

目录

01

烧伤概述与分类

烧伤是指由热力、化学物质、电能、放射线等外部因素引起的zu织损伤,通常涉及皮肤和/或黏膜。

烧伤的主要原因包括接触高温物体、火焰、蒸汽、热液体、电流、化学物质或放射线等。这些外部因素可以对人体zu织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烧伤原因

烧伤定义

仅伤及表皮浅层,皮肤发红、疼痛,无水疱,一般3-5天可愈合,不留瘢痕。

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ju部红肿明显,有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水疱皮剥脱后,创面红润、潮湿、疼痛明显。创面靠残存的表皮生发层和皮肤附件的上皮再生修复,如不感染,创面可于1-2周内愈合,一般不留瘢痕,但多数有色素沉着。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深达皮下、肌肉、骨等。皮肤坏死、脱水后可形成焦痂,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触之如皮ge,甚至已炭化。感觉消失,皮温低。自然愈合甚缓慢,须持焦痂脱落,肉芽zu织生长而后形成瘢痕,仅边缘有上皮,不仅丧失皮肤功能,且常造成畸形。

一度烧伤

二度烧伤

三度烧伤

感染

休克

肺部并发症

应激性溃疡

烧伤后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容易受外界细菌污染,导致感染。感染可加重zu织损伤,影响愈合。

吸入性损伤可引起肺部炎症、肺水肿等,导致呼吸功能不全。

大面积烧伤可导致体液大量丢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可危及生命,需及时补液治疗。

烧伤后应激反应可能导致消化道溃疡出血。

预后评估

根据烧伤程度、并发症风险、患者年龄和健康状况等因素综合评估预后。一般来说,轻度烧伤预后良好,重度烧伤预后较差。

康复目标

烧伤康复的目标是恢复患者的生理功能、减少瘢痕形成、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康复措施包括创面处理、瘢痕预防与治疗、功能锻炼、心理支持等。

02

急性期烧伤护理要点

迅速脱离致伤源,剪开或脱去着火衣物,用冷水冲洗或浸泡伤处,降低皮肤表面温度。

现场急救

评估伤情

转运流程

观察伤者的呼吸、心率、意识等生命体征,初步判断烧伤严重程度。

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覆盖创面,避免污染和进一步损伤,迅速将伤者转运至医院。

03

02

01

根据疼痛程度,选用合适的镇痛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药物等。

药物镇痛

采用心理疗法、物理疗法等非药物手段,如深呼吸、放松训练、音乐疗法等,缓解疼痛。

非药物镇痛

用生理盐水或清水清洗创面,去除表面的污垢和异物。

清洁创面

用无菌纱布或烧伤敷料覆盖创面,防止感染和外界刺激。

保护创面

采用湿性愈合、皮肤移植等方法,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促进愈合

根据烧伤程度和伤者情况,制定合理的液体复苏方案,维持血容量和电解质平衡。

液体复苏原则

选用晶体液、胶体液或血液制品等,根据伤情和治疗需要调整输液种类和速度。

液体选择

密切观察伤者的生命体征和出入量情况,及时调整液体复苏方案。

监测与调整

03

住院期间护理工作安排

温度与湿度

保持病房温度在24-26℃,湿度在50%-60%,以提供舒适的愈合环境。

消毒与清洁

每日定时进行病房空气消毒,保持床单位及物品的清洁,降低感染风险。

光线与噪音

避免强烈阳光直射,使用柔和光线;减少不必要的噪音,保持病房安静。

穿衣与洗漱

指导患者使用宽松、柔软的衣物,避免摩擦创面;协助患者进行口腔清洁和皮肤护理。

体位变换

教导患者如何正确进行体位变换,以减轻疼痛和预防压疮。

进食与排便

提供高热量、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指导患者使用便器,避免用力排便导致创面出血。

定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及时干预。

评估与干预

引导患者正确面对疾病,树立zhan胜疾病的信心;教授放松技巧,缓解紧张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

鼓励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共同参与心理干预过程。

家属支持

沟通技巧

创面护理培训

日常生活照顾

异常情况识别

01

02

03

04

教授家属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避免使用刺激性语言,多给予鼓励和支持。

指导家属掌握基本的创面护理知识,如清洁、消毒、涂药等。

教授家属如何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如进食、洗漱、穿衣等。

培训家属识别异常情况,如创面出血、感染等,并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04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

03

合理使用抗生素

根据烧伤创面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预防和控制感染。

01

严格无菌操作

在接触患者前后、更换敷料、执行各种治疗护理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避免交叉感染。

02

定期消毒换药

对烧伤创面进行定期消毒换药,保持创面清洁干燥,减少细菌滋生。

避免使用对肝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定期监测肝肾功能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肝肾功能异常。

肝肾功能保护

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胃肠蠕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