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脑卒中后视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慢性病之一,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是中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美国脑卒中协会调查数据显示,每年新增病例近80万。到2038年,受脑卒中影响的加拿大人预计将增加到654000-726000例。中国总体脑卒中终生发病风险为39.9%,居全球首位,中国脑卒中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远高于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同期水平。脑卒中后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低下、眼动和视野异常、视知觉障碍。脑卒中后新发视力损害的发生率约为60%,视力障碍本身或合并其他与脑卒中相关的残疾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其影响大多数脑卒中幸存者重返工作、业余爱好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且容易出现意外事故、跌倒率上升、社会孤立、丧失自信、行动能力受损、生活质量下降、情绪变化和焦虑抑郁,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目前脑卒中康复的重点是物理治疗,以改善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参与日常生活活动及针对沟通困难的言语和语言治疗。然而许多康复策略需要视觉输入,如在有潜在障碍的环境中移动,识别物体的深度和位置等。因此,加强脑卒中患者视力的全面评估,早期识别、干预及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目前,国外学者对脑卒中后视力障碍的相关研究较多,而国内研究相对缺乏。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从脑卒中后视力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对患者的影响、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估、干预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脑卒中后视力障碍患者的早期识别、干预及康复治疗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01脑卒中后视力障碍的流行病学特征
一项对1295例急性脑卒中幸存者的前瞻性研究报道,视力问题的发生率为58%-73%,脑卒中新发视觉后遗症的发生率在所有脑卒中入院患者中为48%,在所有进行视觉评估的脑卒中幸存者中为60%。其中,中央视力丧失发生率高达70%,视野丧失发生率为5.5%-72%,眼动问题发生率为22%-54%,视觉知觉问题发生率为14%-82%。视觉症状往往被患者及医护人员忽视,Rowe等报道55%-62%的视觉问题无症状率。偏盲或象限盲如果是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在视交叉及其后视神经通路产生,多无言语障碍、肢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等典型体征,容易被忽视,造成误诊、漏诊。约50%的患者无论视力障碍类型如何,并无任何自觉症状。52%-70%的脑卒中幸存者存在感觉视觉缺陷,而平均76%的脑卒中幸存者存在视觉知觉缺陷。研究显示,约2/3的轻度-中度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ischemicstroke,AIS)患者在脑卒中后立即(即7d内)出现伴对侧视野缺损的视力下降。虽各研究之间的视力问题发生率不一致,但均提示由于无自觉症状,患者的视力损害可能未被发现,只有出院或活动范围增大后,患者的视力问题才会表现出来。由此可见,脑卒中后视力障碍发生率高,各种视力问题可能同时存在,症状隐匿不易察觉。
02脑卒中后视力障碍对患者的影响
视力障碍表现为视力突然丧失、复视、阅读困难、平衡或行动能力下降、笨拙及视觉注意力不集中等。然而,许多脑卒中幸存者并不了解这些表
现与视力受损有关,以为是其他方面问题,如年龄、疲劳和四肢无力。Pedersen等对14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3-4a随访,以探讨脑卒中后长期疲劳之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视觉障碍对脑卒中后严重的长期疲劳有独立影响,脑卒中后疲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视觉问题可能对患者参与康复计划、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使患者出现社交孤立、独立性差、行动不便和抑郁等问题。据了解,某些患者脑卒中后其他功能恢复良好,但视力仍较差,不适合驾驶车辆,给患者生活造成不便,从长远看,个人、卫生保健人员和社区都承受很大负担,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成本。脑卒中后未能识别视力障碍给患者在疾病的应对、进一步康复和生活质量方面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03脑卒中后视力障碍患者的国内外现状
据报道,视觉问题是急性脑卒中的潜在并发症。中国一项研究显示,约50%的患者不知道突然的视力模糊是脑卒中的预警信号。另一项研究发现,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溶栓治疗率低于前循环梗死,这可能是由于后循环梗死的症状,如视力障碍在脑卒中识别中特异性较低,导致延迟入院。
目前无标准化的筛查或转诊方案,由于筛查不良,相当一部分视力有问题的患者未被发现,因此未得到干预或管理。英国和美国的研究也显示缺乏对脑卒中后视力问题的重视和结构化评估。Rowe于2010年报道称45%的脑卒中医疗机构未为脑卒中患者提供正式的视力评估。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视力障碍患者未被发现,由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