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针刀医学脊柱各部位诊疗.pptx
文件大小:845.27 K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脊柱各部位诊疗;解剖;;;;体:

;;;;骨连结——韧带、椎间盘

椎间盘:腰椎部的前厚后薄,在越向下髓核的位置越居于后

韧带:

前纵韧带:呈“三角”型越向下越宽,在椎体前壁

后纵韧带:呈“倒三角”型越向下越窄,故L4-L5、L5-S1中央型椎间盘突出多

黄韧带:呈“V”字型,中间薄两边厚

棘间韧带:损伤时弯腰不痛后仰痛

棘上韧带:损伤时弯腰疼痛加重

项韧带:棘上韧带在颈椎就叫项韧带,扁平的三角型韧带;;;;;;;下后锯肌;;前锯肌

起点:第1肋以乳房外到第9肋

止点:肩胛骨内上缘

治疗

前胸外侧1—9肋压痛点,从乳房外上方的第1—9肋均可定点,痛点多在2—5肋骨面上

肩胛骨内侧缘中段压痛点,可定1—3点,肩胛骨内缘10mm进针刀

肩胛骨内上缘

肩胛骨下角;;;;;;;起点:L1-L4横突尖部,R12下缘;;;体表定位;以棘突定位规律

;;;大体定位规律;;;治疗;;;关节突关节

体位:俯卧位

操作:

针刀:刀口线与脊柱纵轴走行一致,垂直骨面刺入,直达骨面,横切关节囊

骨减压针(颈、胸椎:短细骨减压针;腰椎:中粗骨减压针)垂直骨面刺入,刺透两个关节突即可。(适应症: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压缩性骨折、强直性脊柱炎)

注:强直性脊柱炎最多减压三个节段(6针);(四)椎间孔

体位:俯卧位

椎间盘针操作:

外口:

颈椎、腰椎部:针体与人体纵轴成45度角,刺入,弯曲面向外侧达关节突关节外缘,即横突根部后,掉转针体,弯曲部向里,沿骨缘6-9点钟方向推切,以松为度。

L5S1部:弯面朝外垂直刺入达关节突外缘,掉转弯曲面朝内,在其下1/2部沿骨缘推切。

胸椎部:弯曲朝内垂直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外缘,稍进,贴骨缘推切。

内口(腰椎):弯曲朝外垂直刺入,达关节突关节内侧缘,如果伴有黄韧带肥厚,可先推切黄韧带,可继续深入,达关节突关节前缘,椎间孔后壁,沿6、9点钟方向推切,以松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