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性能检测
目录
TOC\o1-1\h\u19361范围 1
289622项目信息收集 1
143143电站性能测试规则 1
133874光伏电站质量检查 2
315965光伏电站性能测试 2
97066性能检测报告 9
第
第PAGE10页共NUMPAGES12页
范围
本指导书适用于地面安装的并网光伏电站、与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光伏系统。
项目信息收集
光伏电站电气连接图及平面布置图
电站地理位置、相关单位、容量、太阳能资源数据、温度等气象数据、建设并网、发电形式、联系方式等信息
不同类型光伏组件技术参数:组件型号,标称功率及误差范围,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额定工作电压Vm,额定工作电流Im,电流温度系数α,电压温度系数β,功率温度系数γ,NOCT值,系统电压
光伏组串结构和电参数
逆变器主要技术参数:额定功率,MPPT电压范围,逆变器效率等
光伏方阵设计及组件排布图
主要设备产品说明书:组件,汇流箱,逆变器,变压器等
气象环境监测数据,光伏电站直/交流侧监测数据
其他记录
电站性能测试规则
光伏电站性能测试抽样原则测试项
光伏电站性能测试抽样原则
测试项
抽样原则
抽样比例
备注
组件功率测试
按不同类型、厂家等
组串1%/组件50块
组件灰尘遮挡
按目测灰尘遮挡程度
组串1%/组件50块
组串极性测试
随机
组串5%
组串电流一致性
随机
组串5%
红外检查
随机
组串5%、汇流箱10%、箱变50%
直流线损
按线路长短
3组
Q/BYY01—2019
交流线损
按线路长短
3组
逆变器效率
按不同类型、厂家等
组串式10%、集中式50%
方阵绝缘
随机
组串1%
接地连续性
按设备
组件/支架1%,其他设备按实际情况加大比例
注:①目前不能进行检测项目有:逆变器性能测试(电能质量和转换效率)、EL测试、扭矩测试等②系统效率测试不能准确评估(缺少便携式辐照测试仪)。
光伏电站质量检查
确认光伏电站实际安装功率,光伏容量与逆变器容量配比
光伏组件目测质量(EVA、电池片、背板、边框、接线盒等问题记录)
支架安装形式、支架材料、防腐措施和质量
方阵基础形式(水泥标号、防腐、埋深等)
光伏阵列排列方式和安装质量
交、直流电缆铺设质量
汇流箱的安装位置、安装质量和功能
逆变器安装集中度、安装位置、通风条件和建设质量
变压器类型、安装位置和安装质量
防雷接地安装方式和安装质量
电站围栏形式、高度和建设质量
标识检查(包括电缆、设备等)
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行环境(包括电站对环境的影响和电站用水情况等)
光伏电站性能测试
光伏组件功率测试
检测方法:待测试现场光强超过700W/㎡时,检测选定且清洗干净的单块组件I-V曲线,同时记录光强和组件温度。修正到STC条件下,同标称功率比较,得出光伏组件功率输出性能。
判定条件:多晶硅电池组件和单晶硅电池组件衰减率在1年内分别不高于2.5%和3%,25年内
不高于20%;薄膜电池组件衰减率在1年内不高于5%,25年内不高于20%。(具体参照组件厂家质保书)
检测记录表:
测试项目
光伏组件功率测试
组件位置
现场环境温度(℃)
组件编号
序列号
标称功率
(W)
Voc
(V)
Isc
(A)
Vpm
(V)
Ipm
(A)
Pmax
(W)
辐照度
(W/
㎡)
背板温度
(℃)
修正功率
(W)
输出性能
(%)
01
02
03
04
05
注:1、现场功率测试因受环境影响,并不能精确反映功率数,因此此测试结果并不作为功率衰减的精确判定依据。但通过现场功率的测试,可鉴别组件是否具有严重质量缺陷,如PID现象等。
2、因组串功率衰降中包含组件串联失配损失,所以未检测组串功率衰减。
光伏系统污渍和灰尘遮挡损失
检测方法:现场找出基本代表灰尘普遍情况的组件,清洗前检测一次I-V曲线,并记录光强和组件温度;清洗后再检测一次组件的I-V曲线;分别修正到STC条件。将组件清洗前后修正功率进行比较,得出该种状态下的污渍/灰尘遮挡损失率,同时记录清洗周期以及上一次的清洗时间。
计算公式:组件灰尘遮挡损失率=(组件清洗后修正功率值-组件清洗前修正功率值)/组件清洗后修正功率值*100%
测试项目污渍和灰尘遮挡损失测试组串位置
测试项目
污渍和灰尘遮挡损失测试
组串位置
检查对象
状态
标称功率
辐照度(W/
组件背板
实测功率
修正后功
遮挡损失
(W)
㎡)
温度(℃)
(W)
率(W)
(%)
整串
清洗前
清洗后
序列号
清洗前
清洗后
序列号
清洗前
清洗后
序列号
清洗前
清洗后
单块组件平均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