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
学习目标N
1.唯物史观:驾驭中集权加权、专制王权建立、宗教改革等在推动近代化西方民族国家形
成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国际法和外交制度出现的缘由。
2.时空观念:以时间和空间为线索学习,明确20世纪以来国际法发展的主要表现,相识两次
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组织的不同。
3.史料实证:教材学习过程中展示牢靠地相关史料,对相关史实进行论证,以培育学生的论
证实力。
4.历史说明: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分析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形成
状况,以及国际法的发展,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实力。
重点:近代西方民族国家形成过程;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与发展。
难点:专制王权在近代西方民族国际形成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探学新知
一、近代西方民族国家的产生
1.民族国家的早期阶段一一专制王权
(1)15世纪前后,西欧国家的封建割据势力遭到减弱,中集权加强。
(2)运动沉重打击了教会势力,各国的世俗权力得到强化。
国家和民族认同观念日益显现。
(3)(1638—1715)统治时期,法国王权达到顶峰。欧洲国家纷纷成为专制王权国家。
(4)这一时期,国王往往就是国家,国家的版图常常因为国王的婚姻或继承关系发生变更。
2.民族国家的产生
背景
(1)语言:随着势力的衰弱和观念的兴起,英法等国民族语言的地位渐渐上升。
(2)斗争:及拿破仑斗争,促进了欧洲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3)个人:对国家的忠诚越来越超过对国王和宗教的忠诚,出现了国旗国歌和各种国家节日,
国家在人们的意识中越来越重要。由此欧洲各家渐渐转变为。
特征
(1)民族国家有由单一族群组成的,更多则是由组成。
(2)民族国家主权独立,人民有共同的、、、。
二、国家法的形成与外交制度的建立
1.概况
(1)国家法形成
背景
①随若王权国家的出现和国家主权意识的加强,各国都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国家之间的利益
纷争加剧。
②人们希望通过建立定的法律关系来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削减武力冲突。
历程
①荷兰人在1625年出版的《》书中提出君主应当制定条约并接受约束,确定了国际法的主体
是主权国家,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础。
②1648年,《》签订,结束了长达30年的欧洲混战,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
独立等原则,奠定了近代欧洲国际关系的基础;它开创了用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斗
争的先例,确认了缔约国必需遵守条约、各缔约国可以对违约国集体制裁的国际法基本准则。
(2)外交制度建立
17世纪时,欧洲国家的君主们不再满意仅仅派遣临时使者与他国保持稳定关系,而是派常驻
外交使节和外交使团。在此基础上,近代外交制度渐渐建立起来。
(3)影响
国际法的形成和外交制度的建立为国际关系确立了一些规则,为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
的争端、削减斗争开拓了新途径。
2.维也纳体系的建立
(1)1815年,欧洲各国在维也纳会议及此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
势维护和平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
(2)另外,国际社会还签订了很多国际公约,制定了一系列斗争法规,试图和平解决国际争
端。
三、20世纪国际法的发展
1.一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的原则,宣布侵略斗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拓了新的发展
阶段。
(2)战后,战胜国建立了,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由主权国家参与的政治性国际组织。此后,
各国还签订了非战公约。
(3)国联被英国和法国限制,没有美国,苏联也很晚加入,缺乏普遍性和权威性,它又规定
形成决议的原则,国际法难以实施。
2.二战后国际法的发展
(1)1945年6月,50个国家签署了《》。宪章确定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加剧,
并给予安理睬制裁的力气,确定了“二原则,集体平安体制进一步完善。
(2)在海牙成立,发展了国际司法制度。
(3)二战后新的民族国家纷纷独立,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推动了国际法的发展。
(4)国际法的领城扩大,在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等方面,颁布了一
系列具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对世界和平与持续发展作出了主动的贡献。
(5)国际法的实施仍旧有很多局限性,一些大国为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国际条约,甚至不经
联合国授权就实行制裁或斗争,严峻威逼国际和平。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