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力异常主讲人:袁素华学校:雅安职业技术学院
目录CONTENTS0102子宫收缩乏力子宫收缩过强
学习目标1.了解产力异常的概念及分类。2.熟悉产力异常的原因。3.掌握产力异常的处理原则。
产力异常【概述】1.定义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极性不正常或频率、强度发生改变,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产力异常2.分类原发性协调性(低张性)宫缩乏力继发性不协调性(高张性)强直性子宫收缩不协调性宫缩过强子宫痉挛性狭窄环急产(无阻力)协调性病理性缩复环(有阻力)
产力异常【子宫收缩乏力】一、病因1.产道与胎儿因素2.精神源性因素3.子宫肌源性因素4.药物影响5.内分泌失调6.其它产程早期大剂量使用宫缩抑制剂及解痉、镇静、止痛剂特点:产程延长及体力消耗,引起产后出血和感染等。
产力异常二、临床表现1.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性子宫收缩乏力)宫缩具有正常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2次/10分宫缩最强时手压宫底有凹陷宫内压力低,不足以使宫口扩张,产程延长或滞产产妇疲劳、肠胀气、尿潴留等协调性宫缩乏力多为继发性宫缩乏力,对胎儿的影响并不大。“无力宫缩”
产力异常2.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高张性子宫收缩乏力)特点:极性倒置,节律不协调检查:下腹压痛,宫缩间歇期不明显,胎位不清,胎心不规则,产程进展异常紧张,烦躁,严重脱水、电解质紊乱,肠胀气、尿潴留等胎儿窘迫此种宫缩多为原发性宫缩乏力。“无效宫缩”
产力异常3.产程曲线异常(1)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活跃期起点(4~6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20h、经产妇>14h称为潜伏期延长。(2)活跃期异常1)活跃期延长:从活跃期起点(4~6cm)至宫口开全称为活跃期。活跃期宫口扩张速度<0.5cm/h称为活跃期延长。2)活跃期停滞:当破膜且宫口扩张≥6cm后,若宫缩正常,宫口停止扩张≥4h;若宫缩欠佳,宫口停止扩张≥6h称为活跃期停滞。
产力异常(3)第二产程异常1)胎头下降延缓:第二产程初产妇胎头先露下降速度<1cm/h,经产妇<2cm/h,称为胎头下降延缓。2)胎头下降停滞:第二产程胎头先露停留在原处不下降>1h,称为胎头下降停滞。3)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3h,经产妇>2h(硬膜外麻醉阵痛分娩时,初产妇>4h,经产妇>3h),产程无进展(胎头下降和旋转)称为第二产程延长。
产力异常三、对母儿的影响1.对产妇的影响体力消耗、生殖道瘘、产后出血、产后感染2.对胎儿的影响1)协调性宫缩乏力:增加手术产及产伤2)不协调宫缩乏力:胎儿-胎盘循环障碍,胎儿窘迫甚至死亡3.对产程的影响宫缩乏力使产程缓慢或停滞
产力异常四、处理要点1.明显头盆不称、胎位异常者应行剖宫产术。2.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无胎儿窘迫征象者:1)协调性宫缩乏力:加强宫缩。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调整宫缩,恢复其正常节律性及极性。
产力异常五、护理诊断1.焦虑与担心自身和胎儿安危有关。2.疲乏与产程延长、进食少体力消耗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产程长,多次阴道检查或撕裂伤有关。4.潜在并发症:产后出血。
产力异常六、护理措施(一)改善全身状况1.安静休息,消除紧张,保存体力;过度疲劳或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镇静。2.进食进水,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和能量。3.鼓励产妇每2-4h排尿一次。
产力异常(二)治疗配合1.协调性宫缩乏力:加强宫缩!1)排空充盈的膀胱和直肠;2)人工破膜:宫口≥3cm、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而产程延长者。3)地西泮静脉推注:松弛肌肉、软化宫颈消、除宫颈水肿。与缩宫素联合使用效果更好。4)缩宫素静脉滴注
产力异常缩宫素静脉滴注:专人监护,严密观察宫缩、胎心及血压并记录。剂量:小浓度:低速度:慢观察:勤原则:以最小浓度获得最佳宫缩!注意:胎儿娩出前,一切促使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