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代与地层;目录;第一节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3、地质时代
地层形成的时间
4、地层时代
岩层形成的地质时代
5、相对地质时代和绝对地质时代
相对地质时代
岩层形成的相对新老关系或先后顺序
绝对地质时代
各时代岩层距今的时间及整个地质时代的年龄。;二、确定地层时代的方法
1、三个原那么〔定律〕
地层层序律:对于层状岩层而言,老地层先形成、在下面,新地层依次层层叠覆,越往上,地层越新。;化石: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保存条件:①具备硬体;②埋藏迅速;③经过石化作用
石化作用——指矿物质充填或置换生物硬体,使生物遗体变得致密坚硬,如钙化、硅化、黄铁矿化等。
生物演化的特点
低级→高级
简单→复杂
植物→动物
微观→宏观
演化不可逆;切割律:对于呈块状产出的岩浆岩或变质岩,因为他们不成层、不含化石,地层层序律和化石层序律不再适合。但这些岩石常与层状岩石之间以及它们本身之间存在相互穿插、切割的关系。
当喷发岩呈间隙喷发时,形成夹层,如能确定其下伏和上覆层的化石时代,那么喷发岩出现时代的上下限也可间接确定。侵入接触时,围岩比侵入体要老。沉积接触时,沉积层比侵入体要新。;2、绝对地质年代
相对地质时代只表示地质事件或地层的先后顺序,古生物化石也仅能大致了解他们形成时代。要确切、全面了解地球的开展时,除知道各种事件的先后顺序及大致时代,必须定量知道地质事件究竟发生在距今多少年?延续时间的长短?地质事件的剧烈程度或作用速率?
1658年,爱尔兰大主教厄谢尔〔J.Ussher〕认为地球诞生于公元前4004年,这个时间是以圣经里的纪年做为根底计算出来的,这是十八世纪晚期和十九世纪的地质学家所不能接受的。因为大多数地质学家,甚至包括维尔纳和布丰〔Buffon〕这样的水成论者也认为,地壳沉积岩的形成至少需要几万年。;绝对地质时代确实定
①同位素年龄测定
依据:天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度在地史期间不变
计算某种矿物和岩石形成至今的年龄值
常用方法:铀—钍—铅法、钾—氩法、铷—锶法、氦法、放射性碳法
②古地磁年龄测定
依据:地球磁场全球性、周期性发生倒转;第二节地质年代和地层单位划分;二、国际性的或大区域性的年代地层单位
〔地质年代表〕
1、宇——宙:最大的地层单位,包括隐生宇和显生宇。
2、界——带:太古界、元古界、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三分或两分
3、系——纪
4、统——世:三分或两分。
5、阶——期:命名与划分决定于生物地理分区。
6、时间带——时:年代地层单位中最低级别。常以分带化石的种属名称命名。;;地质年代表;二、区域性的或地方性的岩性地层单位
〔一〕群:地方性最大的地层单位,通常相当于一个统
〔二〕组:地方性最根本的地层单位,一般相当于一个阶,地质制图的标准单位
〔三〕段:组内再分出的地方性地层单位
〔四〕层:最小的岩石单位,指组内或段内的一个明显的特殊的单位;第三节华北地块地史概况;2、沉积地层
中上元古界:沉积岩
其余地层:变质;3、古生物
菌、藻类为主;二、古生代
1、划分
早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距今6~4亿年,加里东运动
晚古生代: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距今4~2.3亿年,海西运动;〔1〕寒武纪〔系,?〕
与太古界角度不整合接触
海侵开始
三叶虫的时代
〔2〕奥陶纪〔系,O〕
海相碳酸盐岩地层
中奥陶世末期海退,上升为陆
笔石兴起——标准化石;;〔6〕二叠纪〔系,P〕
海退成陆
沼泽→河湖相沉积
两栖类发育
出现爬行类
末期许多无脊椎动物绝灭;1、划分
三叠纪——印支构造期
侏罗纪
白垩纪
2、地层
三叠系陆相
侏罗—白垩系
西部大型内陆盆地
陆相沉积
海相沉积;中生代古生物;四、新生代——距今6500万年-0
1、划分
第三纪——距今6500万年-200万年
第四纪
2、生物
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时代;3、地层
〔1〕第三系
中国东部
陆相断陷湖盆沉积
三列沉降带
三列隆起带
中国西部
山间盆地陆相沉积
雅鲁藏布江以南和塔里木西南缘早第三纪有海相沉积;〔2〕第四系
陆相沉积:类型多样、结构松散、尚未成岩
屡次冰期;小结;第四节古生物简介;1、古生物
指地质历史中生存过的生物,一般以第四纪全新世开始作为划分古生物和现代生物的时间界限。
2、古生物学
〔1〕概念
研究地质历史期间生物界特征及其演化规律的科学。
〔2〕研究对象
化石;化石:保存于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或遗迹。
保存条件
①具备硬体
②埋藏迅速
③经过石化作用
石化作用——指矿物质充填或置换生物硬体,使生物遗体变得致密坚硬,如钙化、硅化、黄铁矿化等。;研究古生物的意义
①确定地层层序
②确定相对地质年代
③划分和比照地层
④判断古气候
⑤分析古地理环境
⑥推断大地构造活动特征
⑦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