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目录
TOC\o1-2\h\u6670高速公路建设管理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综述 1
23281.1相关概念 1
315551.1.1高速公路 1
71291.1.2高速公路建设管理 2
302121.1.3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制 2
41431.2相关理论 3
292761.1.1公共产品理论 3
311601.1.2新公共管理理论 4
230841.1.3整体治理理论 6
1.1相关概念
1.1.1高速公路
1.1.1.1高速公路含义
根据我国交通部技术文件规定,高速公路是指“能适应昼夜客车行驶、并且行驶量达到25000辆以上,专供汽车分道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需满足4个条件:高速行驶,速度达到60KM以上;多车道、往返道路分割开来;无平面交叉口;全线封闭、匝道控制出入。
1.1.1.2技术特点
①仅为汽车行驶专用,但在行驶过程中有速度限制。例如新疆的高速公路最高时限120KM/每小时,最低时限60KM/每小时。
②可靠性高且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较低。非机动车及行人不可上高速公路,因此发生事故概率低。
③高速公路设置分隔带,隔离往返行驶的车辆。
④高速公路的影响面积广,能缩短运输时间;路面等级较高,设施配置均较齐全。
1.1.1.3经济特点
①投入大回收期长。由于高速公路等级技术标准高,配套设施相对齐全,这就要求其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新建高速公路每公里造价约3500万,且资金回收期长,例如:2019月7月30号完工的喀什至叶城至墨玉高速公路项目概算金额为851158万元,但该条高速公路地处南疆腹地,行驶车辆少之又少,可收回资金相对较少。
②投资来源多元化。正由于高速公路前期建设资金及后期运营资金的巨大,需要各方资金支持。目前我区高速公路的建设资金来源由政府投资、银行贷款、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例如吐鲁番-乌鲁木齐-大黄山(吐乌大)高速公路项目是向世界银行贷款而筹资建设的。
1.1.2高速公路建设管理
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是以高速公路工程项目为管理对象,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决策、计划、组织、协调及控制等一些列活动的全过程。一方面是高速公路高速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中期施工建设以及后期的评价过程,它是具有政府行政性质的宏观管理工作。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分工细致、各部门工作协调一致,从项目初步设计、该预算批复、招投标、施工建设到交付使用资产,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每一步骤都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客观必然性。一般的建设过程要经过前期路网规划、项目建议申请书、工程可行性研究、土地预审、初步设计及编制概预算、环水保测评、林地及压覆矿产资源、前期的部分征地拆迁、招投标、施工建设、交(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资产。因而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形成的一个整体局面。
1.1.3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制
高速公路管理体制是指高速公路管理活动中管理职能的界定与管理权限划分的制度体系及由其决定的管理机构的设置形式。在其管理体制运转的过程中,必然会使各个部门相互合作、相互作用及信息互换。高速公路建设管理体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管理职能、人员管理、机构管理、管理规范。其中管理机构和人员是实质要素,是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正常运转的依托和物质基础。而规范和职能为无形要素,能够对相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规范和约束、保证管理体制有效运行。
1.1.3.1管理职能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管理职能基本是在政府手中,发挥高速公路的管理职能实际上就是在行使政府职能。管理职能主要表现在职能划分,政府在配备和划分各机构的职能与权限过程中,必须根据各职能部门实际工作确立其管理权限,同时注重该职能的阶段性和技术性,使各部门功能有效发挥,最大效率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功能。根据管理机构设置,高速公路管理职能可以分为行政管理和运营管理,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是指交通运输部门在行使政府权力和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职责方面的具体表现。主要内容包括规划、设计、实施和后期道路路政管理。运营管理是高速公路的日常工作,也是保持高速公路功能的有效性,主要内容包括日常维护,收费检查,交通安全和紧急救援,信息监控和服务区管理。
1.1.3.2人员管理
人是最主要的生产关系要素,对高速公路参与人员的管理是高速公路管理机构构建的重要因素。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力划分、综合素质都能反映出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运行效果,直接决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因此高速公路管理的人员管理要有层次性,不能一刀切、大锅饭,要最大化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发挥管理体制的作用。
1.1.3.3机构管理
高速公路具有很强的空间特性,因此在机构设置上因各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