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四单元 我们在一起 17 《我们都是少先队员》(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001].docx
文件大小:15.01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17《我们都是少先队员》(说课稿)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一年级下册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2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少先队的一员,增强归属感。

2.提升学生的道德认知,使学生理解少先队员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4.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引导学生学会自我约束,遵守少先队的规章制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重点理解少先队员的含义和身份认同。

-理解少先队员的权利和义务,如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

-学习少先队的礼仪,如佩戴红领巾、行队礼等。

-通过互动活动,让学生体验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理解少先队员的“义务”概念,并将其与日常生活行为相结合。

-在互动活动中,引导学生克服害羞和内向,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

-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能够在集体中承担适当的角色。

-理解红领巾的象征意义,以及它在少先队中的重要地位。

-教师需关注学生在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及时给予正面引导和鼓励。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少先队历史、红领巾制作相关的图片、视频,以及少先队礼仪的动画演示。

3.教学工具:准备红领巾若干,用于学生亲自体验佩戴和行队礼。

4.教室布置:设置分组讨论区,方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活动。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我们都是少先队员》的预习资料,包括少先队基础知识介绍和红领巾制作步骤。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少先队员的身份和职责,设计问题如“为什么我们要佩戴红领巾?”和“少先队员有哪些义务?”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提交的预习笔记和在线讨论,监控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资料,了解少先队的背景和红领巾的意义。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思考并记录自己的理解,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问题提交给教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学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进行信息交流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少先队员的故事,引入新课内容。

-讲解知识点:讲解少先队员的基本知识和礼仪规范。

-组织课堂活动:进行红领巾佩戴示范和团队协作游戏。

-解答疑问:解答学生在活动中提出的问题。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红领巾佩戴练习和团队游戏。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少先队员的基本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让学生体验少先队员的礼仪和团队精神。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关于少先队员的小论文或手工作业。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少先队相关的书籍和网站。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进一步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反思总结法:通过反思,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提升学习能力。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

在《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我们都是少先队员》这一单元的学习结束后,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1.集体荣誉感和组织纪律性的提升

学生通过学习少先队的历史和少先队员的职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他们开始意识到自己作为少先队员的一员,应该遵守组织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在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中,学生表现出更高的组织纪律性,能够按照规定的时间完成任务,遵守课堂秩序。

2.道德认知的提高

学生对少先队员的权利和义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学会了如何尊重他人,如何以礼待人,如何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种道德认知的提高体现在日常行为中,如主动帮助同学,关心集体事务,以及在面对困难时展现出积极的态度。

3.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增强

在课堂活动和小组讨论中,学生学会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