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小学语文新教材教学研究:如何以大概念统领单篇教学
今天,这一讲的主题是“如何以大概念统领单篇教学”。我们以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梅花魂》为案例来作阐述。
方向界定:
在任务群的归属中明确大概念方向
任务群的视域下,我们要用大概念去统领单篇教学,首先就要去关注课文所在单元所对标的学习任务群。新课标把学习任务群分成了六大类,那我们一般会把《梅花魂》这篇课文定位在哪个学习任务群呢?
这个问题对于一线语文老师难度并不大。我们大概率会把它定位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这个任务群。为什么呢?我想有如下理由
首先《梅花魂》的文体是散文,散文当然属于文学阅读的类型。其次这篇散文以叙事的方式来抒发了一种特殊的思想感情——“形”虽然比较散,但“神”是高度凝练的。也即这篇散文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一直贯穿始终。这样的特征也完全符合“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这个任务群。最后,更关键的是学习这篇散文需要激活学生的诗性思维,强调学生的审美体验,关注其中的文学形象,接受人文情怀的陶冶。
语文学习任务群
任务群
目的与地位
要求与特征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
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常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咸受汉字的文化内涵,英定语文基础。
分类思维、语言材料语言经验、汉字文化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
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
实用思维、生活意识交际情境、沟通交流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成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类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诗性思维、审美体验文学形象、人文情怀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通过阅读、比较、推断、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
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贵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逻辑思维、理性精神思辨表达、独立人格
整本书阅读
根据阅读目的和兴趣选择合适的图书,制订阅读计划,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借助多种方式分享阅读心得,交流研讨阅读中的问题,积累整本书阅读经验,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整体认知能力,丰富精神世界。
长效思维、阅读习惯整体认知、精神世界
跨学科学习
联结课堂内外、学校丙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横向思维、拓宽领域综合运用、解决问题
通过对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我们认为将其置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最为适宜。因此大概念就要在“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里面提炼。
提炼策略:
在语文要素深度阐释中提炼大概念
其实,对于一线老师更有挑战性的是如何提取一个合适的大概念,使其既来自“文学阅读和创意表达”任务群,又契合《梅花魂》的特征
与内涵。这就需要先去研究一下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这个语文要素,我们大致可以分解成三个问题:
其一,什么是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其二,课文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其三,我们要如何引导学生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三个问题不可能同时解决,我认为重点要解决的是第二个——课文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这个问题一旦解决了,那么其他两个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文学体裁
文学体裁
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词语表象
文学意象
人物形象
第一单元
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往
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
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O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O把一件事的重点部分写具体。
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通过什么来表达
文学形象文学语言
根据我的教学经验和思考研究,我个人认为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来表达:其一,是文学形象,因为文学形象本身就蕴含、承载着独特的思想感情;其二,是文学语言,通过细细品读文学语言,特别是那些关键的、重要的、陌生化的文学语言,有助于我们体会和把握课文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但文学形象、文学语言都
极其丰富,范围广大,所以我们还要进一步细分--文学形象主要由人物形象、文学意象、词语表象构成;文学语言主要由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文学体裁构成。一篇课文的思想感情无非就是从上述这六个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