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1《夏日绝句》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五四制).docx
文件大小:16.1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3.7千字
文档摘要

21《夏日绝句》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五四制)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夏日绝句》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五四制)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篇课文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为背景,通过学习这首诗,引导学生感受古诗词的魅力,体会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主要内容包括:了解诗人的生平及创作背景,学习诗词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通过学习《夏日绝句》,学生能够领略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解读诗句,学生能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习惯。此外,通过诗歌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诗歌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夏日绝句》中“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深刻含义,体会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颂。

-诗歌韵律的把握:通过朗读和吟诵,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平仄和押韵的规则。

-诗歌情感的体会: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鬼雄”背后的豪情壮志。

2.教学难点:

-诗歌意象的解读:学生可能对“人杰”和“鬼雄”等古汉语词汇的理解存在困难,需要教师通过讲解和举例帮助学生理解。

-诗歌背景的介绍:学生可能对宋代的历史背景和诗人李清照的生平了解有限,需要教师适当补充背景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诗歌情感的共鸣:由于学生年龄和经验的限制,可能难以深刻体会诗人所表达的豪迈情感,需要教师通过情感共鸣的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备有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包含《夏日绝句》课文。

2.辅助材料:准备与《夏日绝句》相关的图片,如古代战争场景、诗人李清照画像等,以及简短的诗歌朗读音频。

3.教学辅助工具:准备黑板或投影仪,以便展示诗句、重点词汇解释和诗歌背景资料。

4.教学环境:布置教室,确保有安静的学习氛围,为分组讨论和诗歌朗诵预留空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板书课题:《夏日绝句》

2.老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是哪个朝代的诗歌?

3.学生回答:这首诗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写的,属于宋代诗歌。

4.老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充满豪情的《夏日绝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字音、字形和节奏。

3.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和节奏不当的地方。

三、细读课文,理解诗意

1.老师提问:这首诗的题目是《夏日绝句》,你能从题目中感受到什么?

2.学生回答:题目中的“夏日”让我们想到炎热的夏天,“绝句”说明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3.老师总结: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首描写夏天的七言绝句。

4.老师提问:这首诗的第一句“生当作人杰”,你认为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5.学生回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6.老师提问: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种崇敬之情?

7.学生回答:从“生”、“人杰”这两个词中可以感受到。

8.老师总结:诗人通过“生当作人杰”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9.老师提问:第二句“死亦为鬼雄”又是怎样的意思?

10.学生回答: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英雄的敬仰,即使死后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

11.老师提问:你能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这种敬仰之情?

12.学生回答:从“死”、“鬼雄”这两个词中可以感受到。

13.老师总结:诗人通过“死亦为鬼雄”这句话,表达了他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四、探究诗句,体会情感

1.老师提问:这首诗中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两句,有什么共同点?

2.学生回答:这两句都是表达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3.老师总结:这两句诗都是表达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展现了诗人豪迈的情怀。

4.老师提问:这首诗中的“人杰”和“鬼雄”分别指的是什么?

5.学生回答:人杰指的是人中的豪杰,鬼雄指的是鬼中的英雄。

6.老师提问:你能从诗句中感受到诗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吗?

7.学生回答:能,从“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两句中可以感受到。

8.老师总结: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对英雄的崇敬之情。

五、朗读课文,体会韵律美

1.老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2.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诗句的韵律和节奏。

3.老师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发音错误和节奏不当的地方。

六、课堂小结

1.老师提问:通过学习这首《夏日绝句》,你有什么收获?

2.学生回答:我学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