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点级着高大的金合欢树和“猴面包”树,群群的羚羊和斑马在奔跑,远处的长颈鹿悠闲地吃着树叶,大象在嬉水,鸵鸟在散步,偶尔还能看到凶猛的狮子和猎豹,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联合国把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撒哈拉以南非洲拥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撒哈拉以南非洲西临大西洋,东濒印度洋,纵跨赤道南北。这里海岸线平直,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西部的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东部高原上的东非大裂谷是世界最大的断裂带,被称为“地球的伤疤”。;读图7.47
1.描绘赤道、南北回归线,找到大西洋、印度洋、几内亚湾、红海,马达加斯加岛、索马里半岛、好望角;描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理位置。
2.指图说出撒哈拉沙漠、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南非高原、刚果盆地、乞力马扎罗山???尼罗河、刚果河、维多利亚湖;归纳该区域的地形特征。3.找到南非、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等国家。;1、纬度位置;大
西
洋;二、地形;;赤道地形剖面(地势____________);三、河流和湖泊;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世界上最大的盆地;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最高峰;埃塞俄比亚高原(非洲屋脊);尼罗河(世界最长的河流);东非大裂谷;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区,是世界上黑种人的故乡。本地区11亿多人口中90%以上是黑种人,故有“黑非洲”之称。目前,这里是全球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他们的祖先都来自哪里?;非洲是远古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黑种人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繁衍生息,形成了古朴的文化,这里许多部落至今依然保留着古老的语言、文字和习俗。黑种人大多能歌善舞,擅长绘画、雕刻。随着黑种人的迁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先后传播到美洲和世界各地。
从15世纪开始,西方殖民者相继入侵非洲,它们疯狂掠夺黄金、象牙等资源,还把非洲黑种人当做商品贩卖到美洲等地。据统计,在长达400年的奴隶贸易中,非洲损失约一亿人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殖民主义统治土崩瓦解。目前,非洲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绚丽多彩的黑种人文化;独特的非洲雕刻艺术;15世纪中叶,欧洲殖民主义者开发美洲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就从非洲殖民地诱骗、绑架、掳掠黑种人到美洲贩卖。这种罪恶的奴隶贸易一直持续了几个世纪,被掳掠和杀害的黑种人将近1亿。;思考:观察图7.47,我们会发现,非洲一些国家的国界线是平直的,有的则以经纬线作为国界。讨论一下这与历史上的殖民统治有何关系。;◎充满生机的热带大陆;热带雨林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几内亚湾沿岸和马达加斯加岛东部地区。这里全年高温多雨,植被繁茂,乔木高耸,灌木簇集,藤本植物交叉缠绕。
非洲热带草原连通赤道南北,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草原分布区。这里全年高温,干、湿季节交替。湿季降水丰沛、树绿草茂;干季干燥少雨、一片枯黄。野生动物逐水草定期迁徙。
图7.51东非高原动物大迁徙;非洲气候分布图;;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植物的影响;热带草原干湿季变化对动物的影响;热带草原上的野生动物具有定期迁徙的习性。;迁徙有何规律?为什么要迁徙?;;;;;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牧民逐水草而居,哪里到了湿季就往哪里迁徙,每年的5-10月,马赛人由多多马向北,到北半球的基塔莱游牧,因为此时多多马进入干季,草木枯黄,牲畜缺少饮用水源,而基塔莱此时是湿季,水草茂盛;11月至次年4月,马赛人由基塔莱向南,到南半球的多多马进行游牧,因为此时多多马进入湿季,草木茂盛,水源充足。;撒哈拉以南非洲动物种类繁多,被誉为“天然的野生动物园”,长颈鹿、斑马、黑猩猩、河马、非洲象、非洲狮等是该地区特有的动物。20世纪中叶以来,为遏制盗猎野生动物和走私象牙等行为,许多国家纷纷建立了野生动物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保护了生物多样性,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天然野生动物园;?拓展阅读塞伦盖蒂国家公园
“在广袤的塞伦盖蒂平原上有150万公顷的大草原和数量众多的食草动物,如角马、斑马、羚羊。每年,当它们为寻找水源而迁徙时,总有食肉动物尾随其后,这是世界上最壮观的景象之一。”
——世界遗产委员会
塞伦盖蒂国家公园位于东非大裂谷以西的坦桑尼亚境内,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被动物迁徙的壮观景象震撼。食草动物迁徙时,数以百万计的角马和斑马就像一台台隆隆作响的割草机把草原收割一遍,同时每天归还给草原大量的肥料。迁徙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