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禄口片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docx
文件大小:95.81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9.17千字
文档摘要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3月练习卷

八年级语文

一、积累·运用(26分)

【读文酌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各题。(7分)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种种,皆与你我有缘。那一场热烈的安塞腰鼓表演,粗犷豪放,A.zhèn(▲)撼人心;那一B.zhǎnzhǎn(▲)记忆的网里挤着的灯笼,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褪色;那富有灵性的大雁,不仅熟悉人类的游戏规则,还会低声细语和高声争辩,它们是我们人类的亲密伙伴;还有那深埋在南极地下的两栖动物化石,也在向我们讲述着地球的故事。

(1)请用正楷抄写下面的词语。(3分)

安塞腰鼓

(2)给加点字注音。(2分)

褪色(▲)两栖(▲)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A.zhèn(▲)B.zhǎn(▲)

表述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一文采用移步换景与定点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描绘了小石潭及周边各种景物,把周围环境与个人感受结合起来,抒发自己在贬官失意时的悲凉、凄怆的情感。

B.《核舟记》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空间顺序写来,清楚地表现它的整体形象。

C.《关雎》开篇以关雎和鸣引出男女相思之情,同时运用比兴手法,显现了婉曲动人的艺术魅力;诗中还运用了双声词、叠韵词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

D.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

【品味古诗】

经典诗文是一首动人的乐曲。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诗文原句书写在横线上。(6分)

(1)旋律令人醉。诗歌“①▲,在河之洲”“②▲,悠悠我心”,读来韵律和谐,令人陶醉。

(2)环境怡人情。回顾所学,东晋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绘了一个

“③▲,▲,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世外桃源。

(3)情感撼人心。王勃送别好友时说“④▲,▲”,超越空间的友谊令人赞叹。

【综合运用】

某中学八年级开展了以“低碳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5分)

【材料一】

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低碳生活就是指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生活和工作中耗用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量,达到减少大气污染、减缓生态恶化的目的。“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代表着一种更为健康,更为自然的生活态度,意味着人类要担负起保护地球的责任和义务。低碳生活看起来是小事,少用纸巾、塑料袋、一次性纸杯,循环用水,多步行少开车等等,做起来也不是太难,但长期坚持做却意义深远。

【材料二】

小语对全校学生开展了“低碳生活”了解程度的调查,得出如下结果:

????

分析材料二的结论,根据材料一的内容谈谈在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宣传的意义。(2分)

小语白天出门时,发现小区楼道里的灯总是亮着,于是就及时关掉了。同一楼的张大妈看到了说:“小语呀,你也太小气了,现在谁家还在乎这一点电费呀!”你将如何应对?(3分)

▲【经典共赏】

经典著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蕴藏着人类几千年灿烂的文明。活动中围绕《经典常谈》,让同学们“乘坐经典之船,畅游古今之海”,请你完成下列任务。(5分)

《诗经经典》

《经典常谈》相关内容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本来说的是美人,所谓天生丽质。他却拉出末句来比方作画,说先有白底子,才会有画,是一步步进展的:作画还是比方,他说的是文化,人先是朴野的,后来才进展了文化——文化必须修养而得,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1)文段中的“他”指的是▲。(1分)

(2)请你仿照示例,结合《经典常谈》中《〈诗经〉第四》一章内容以及语文素养积累,体会“诗言志”的育人作用。(4分)

原句

原义

教育意义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指治玉,好像切制,好像锉平,好像雕琢,好像磨光;将玉比人。

做学问要精益求精。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高山,喻高尚的德行。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①▲

耳提面命

对着耳朵告诉道理

②▲

二、阅读·鉴赏(44分)

【探山访水】

(一)古诗文阅读(23分)

阅读古诗,完成任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