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目录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二课保障宪法实施
坚持依宪治国
加强宪法监督
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
第三课公民权利
公民基本权利
依法行使权利
第四课公民义务
公民基本义务
依法履行义务
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
第五课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
国家权力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家行政机关
国家监察机关
国家司法机关
第四单元崇尚法治精神
第七课尊重自由平等
自由平等的真谛
自由平等的追求
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的价值
公平正义的守护
全册教学设计及反思
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
第一课维护宪法权威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一、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
《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统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坚持宪法至上》第一节《维护宪法权威》的重要内容。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理解宪法精神,而本课作为开篇,着重阐述了宪法的本质,即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这为后续学习宪法的其他知识奠定了基础,起着开篇点题、提纲挈领的作用。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从根本上认识宪法的来源和依据,有助于增强学生对宪法的认同感,坚定维护宪法权威的信念。
内容结构
教材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明确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是理解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的基石。接着阐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及党的性质、宗旨,说明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主张是基于人民的需求和利益而提出的。然后深入讲解了宪法如何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强调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依据。教材内容层层递进,逻辑严谨,从理论到实践,全面深入地阐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的内涵与体现。
与其他内容的关联
本课内容与八年级上册所学的国家制度、公民权利等知识有一定的承接关系,同时又为后续学习宪法保障公民权利、国家机构的组织和运行等内容做好铺垫。它在教材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将零散的政治知识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宪法知识体系,帮助学生构建全面、系统的宪法认知。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我国的国家性质,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
清晰知晓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性质和宗旨,明白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内在联系。
理解宪法是如何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起来的,掌握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收集资料、整理信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拥护之情,坚定对党的领导的信心。
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公民意识,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增强维护宪法权威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我国的国家性质以及人民当家作主的体现。这是理解整个课程内容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人民的地位,才能进一步理解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作用,以及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党的领导贯穿于国家建设的各个方面,理解这一点对于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宪法在实现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中的重要作用。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明确宪法的这一作用有助于学生树立宪法权威,增强法治观念。
教学难点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党的主张与人民意志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到这种一致性。由于学生对党的政策和国家事务的了解有限,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深入分析来帮助学生突破这一难点。
理解宪法作为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统一的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是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完善的。这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的历史角度和社会发展的动态过程去思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活动:展示一段关于我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周年的盛大庆典视频,视频中展现了人民群众的欢乐场景和国家的繁荣昌盛。提问学生:“在这个庆典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为什么我们能够拥有这样的繁荣和欢乐?”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后,积极思考问题,自由发言。有的学生可能会说感受到了国家的强大,有的会说感受到了人民的幸福等。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的视频,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国情感。同时,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背后的原因,为引出本节课主题“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做好铺垫。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