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永遇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docx
文件大小:11.8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1.29千字
文档摘要

永遇乐#8226;京口北固亭怀古nbsp;教案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流利朗读全词

2、学习《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整体感知,了解基本意思。

重点难点:

1、了解全词中引用的各种典故

2、的写作背景

3、初步感知写作此篇作品的心情

教学过程:

【导入】:我们在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过程中,曾经提到,我国是一个资源丰富,幅员宽敞,风景秀丽的国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我国这样种类齐全的壮丽江山,我国这样丰富的自然资源,南有大海、北有沙漠、西有雪山,东有平原。这样一个秀丽的国家,不仅我们中华民族有很多英雄要为它竞折腰,而外国的强盗也对它既艳羡,又垂涎三尺。从奴隶社会时代起我国就面临着外族的威逼,开头了保卫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这片土地的战斗。周朝,要抗击西戎;战国时直到东汉初年,中华民族都要和北方的匈奴作战。为了保卫我们的祖国,秦始皇征发数十万人民修筑了长城,卫青霍去病带着汉家虎狼男儿几次击退匈奴,将他们赶出了威逼范围内。南宋时期,更是有岳飞抗金,几乎就要直捣黄龙;后来的文天祥更是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可以说南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爱国英雄辈出的时代,其中有这样一位抗金的英雄。他诞生在金国统治的北方,山东济南人。幼年时期,和党怀英一起读书,党怀英后来也是一位抗金英雄。1161他21岁的时候金国统治的北方全境汉族人民发起了抵抗金国统治的起义,当时济南有一个叫耿京的人聚集了十多万人,给金国的残暴统治造成了很大威逼。他也集合了两千人响应,被耿京委以重任。他曾经追杀过叛逃的和尚义端,耿京于是很信任他。其次年去杭州和南宋统治者宋高宗赵构协商?投奔宋朝的事情,回来的时候一个叛徒杀害了耿京,他听说后率领着五十名骑兵冲入大营,在五万人中抓住了叛徒,带着着部队投奔了南宋。

这个人,就是今日我们要讲的这首《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辛弃疾。

但是投奔南宋后辛弃疾并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大家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最可恶的一件事就是杀害了精忠报国的岳飞,自然对于辛弃疾这样依据如今的说法是“从敌占区投奔过来的武将”不会重视,此后辛弃疾就始终担当一些无关轻重的小官。宋高宗死后辛弃疾的军事才能的到了重用,转战于各地,战功卓著。但是辛弃疾由于为人有些自负,又不会拍马奉承,因此遭到了许多人的嫉妒,五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头在江西隐居。

这篇《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是66岁的时候做的。当时一个很有权势的大臣韩侂胄为了稳固自己的权势,确定北伐金国。为了笼络人心,起用了一批主战的老臣,当时辛弃疾也被韩侂胄任命为安抚使。但是在任上一年之后,辛弃疾却已看出了韩侂胄并不是真的想收复失地,也并不是信任他,而只是利用他,因此对于北伐完全失去了信念。更感慨韩侂胄不懂军事,会导致北伐失败。这首词就是对于此事状况的内心感受的表达。

【文章感知】

1、带着同学朗读全文,订正读音。

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大好江山永久地存在着,〔但是〕无处去找孙权那样的英雄了。共4页,当前第1页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