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6单元 26.诗词五首雁门太守行.ppt
文件大小:3.46 M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1.48千字
文档摘要

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导入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一定数量的古代诗词。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词,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讲究炼字炼句亦即炼意的手法。26.雁门太守行学习目标阅读目标12韵律:诵读不同体裁的诗歌,体会它们不同的韵律特点。情感:结合诗(词)人生平和诗词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中的情感。3手法:领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格调美,学习品析诗歌中传情达意的艺术手法。难点,涉及积累拓展四重点,涉及思考探究一、二、三,积累拓展五学习目标感受诗词魅力,领略作者高洁的志趣、品格及爱国情怀,培养爱国意识。立德树人李贺(790—816),唐代著名诗人,字长吉,被誉为“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他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有《昌谷集》传世。作者简介预习资料速查《雁门太守行》:“雁门太守行”系乐府旧题。当时藩镇叛乱此伏彼起,战争连连。据有关材料记载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写平定藩镇叛乱的战争的。背景资料预习资料速查燕()脂提携()yān文言知识速查重点字·xié·甲光向日金鳞开()文言知识速查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像金色的鳞片一样·爱国之情预习问题引导关键词:理想、抱负带着问题读课文《雁门太守行》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爱国之情的?导思1课文细讲点拨读法指导读《雁门太守行》应用悲切、激昂的语气,读出战争的激烈与悲壮。课文整体点拨简要概括课文主旨。《雁门太守行》是一首以战争为背景和主题的抒情诗,诗人用极凝练的方式概括了这场战争的艰苦性,高度赞扬了将士们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最后化用典故,抒写全体将士的心愿,表达了舍身报国之情。课文结构巧妙用典。“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豪情。“报君黄金台上意”中的“黄金台”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特色总结[重点]《雁门太守行》中大量运用表现浓艳色彩的词语有什么作用?李贺这首诗几乎句句都有浓艳的色彩,其中金色、胭脂色、紫色和红色,它们和黑色交织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诗人这是以色示物、以色感人,用压城的黑云渲染大战之前紧张的氛围,借向日之甲光显示守城将士雄姿英发,两相比照,色彩鲜明,爱憎分明。作用:这首诗用浓艳的色彩描绘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而这种色彩斑斓的奇异画面又准确地表现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边塞风光和瞬息变幻的战争风云,从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意境。全篇问题探究课后作业完成“基础积累运用”、“语文素专项练”及“微写作巧练”完成“课文核心内容探究”和“课文阅读拓展练”*感受美好自然,培养语文素养!GANSHOUMEIHAOZIRANPEIYANGYUWENSUY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