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精品教学课件 第六单元 23 《孟子》三章 (2).ppt
文件大小:3.99 MB
总页数:4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7.73千字
文档摘要

11.善用比喻说理是《孟子》一书的显著特色。文段以水设喻,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而论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这让我们想到一个成语:__________。返回上善若水水之就下比喻人性之向善人性本善但会因外力而改变1.根据提示填空。(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阐述亡国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这正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乏其身”,目的是让我辈经受磨炼,增长才干。返回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返回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3)行拂乱其所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而后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而后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拔、任用此违背指在国内??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了解、明白3.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曾益其所不能“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____。(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同“______”,意为__________。曾增增加衡横梗塞、不顺拂弼辅佐返回B返回4.下列加点词不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A.丈夫之冠也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所以动心忍性D.富贵不能淫??????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的使命给这样的人,一定要先使他内心痛苦,筋骨劳累。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这样的国家就常常会走向灭亡。(3)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返回了解到这一切之后,就会明白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的道理了。6.【辨其音】与“曾益其所不能”中“曾”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赠汪伦B.曾经沧海难为水C.爱憎分明比较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98-99页第6-9题。···返回C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一个人的想法,只有)表现在脸色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返回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8.老师在讲解材料一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开篇为什么连举六例,而不是只举一两个事例呢?爱思考的你知道为什么吗?返回作者连举六个历史名人的事例,形成铺排效果,气势磅礴,能够强化“历经磨难才能有所作为”的观点。同时,也表明历史上普通人经历磨难成为大人物的不止一个,“历经磨难才能有所作为”的结论并不只有单例孤证。选取多个例证,增强了说服力,使论证更加深刻有力。9.【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同学们阅读完三则材料之后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材料内容,完成探究活动。小金:材料二中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可以概括材料一开篇列举的六位历史名人的坎坷经历。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小语:这个发现很独特。我也发现了一点,无论是材料一中所讲的“治国”,还是材料三中所讲的“治学”,都强调了很重要的一点:(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金:你可以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具体说说吗?不贪求安逸返回小语:对“治国”来说,(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治学”来说,不贪求安逸,勤敏做事,谨慎说话,向有道德的人学习,时时端正自己,方能使自己进步。不贪求安逸,才能及时察觉到国内和国外的祸患,方能使国家长治久安10.【新题型】下面对文中字词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