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教学设计】第15课 明朝的统治-部编版2025七年级下册历史.docx
文件大小:4.38 MB
总页数:1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9千字
文档摘要

第15课明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核心素养目标】

1.知道明朝的建立,了解明朝强化皇权的基本内容,辩证分析其所带来的利与弊。(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2.了解明朝科举考试的变化,认识到其脱离实际、禁锢思想的弊端。(历史解释)

3.了解明朝的民族关系,知道明朝对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发展作出的历史贡献。(家国情怀)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科举考试的变化。

教学难点: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八股取士的消极影响,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的弊端。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份档案经历,大家知道这位皇帝是谁么?

答案提示:朱元璋

他是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帝王,从乞丐一路杀上帝王宝座;他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清朝康熙帝称他的成就吊打唐宗宋祖;这样一位起点奇低的传奇帝王,是如何从群雄中脱颖而出,打下大明三百年基业的呢?让我们走进朱元璋的传奇一生。

环节二:新课教学

(一)目标导学一:明朝的建立

1、教师指导:根据材料概括元朝末年的统治状况,这种统治最终导致了什么后果?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嫌,哀哉可怜!

答案提示:政治腐败,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农民起义。

教师指导:元末政治腐败,各级官吏竭力搜刮民财,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1351年,元政府下令征调农民和兵士十几万人治理黄河。饱受灾荒之苦的农民,在工地上横遭监工鞭打,克扣口粮。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剥削,压迫和歧视,纷纷拿起武器起来斗争,导致红巾军起义。朱元璋就是在农民起义过程中崛起于群雄之间,成就霸业的。

2、自主学习:将朝代卡内容补充完整。

答案提示:1368年、朱元璋(明太祖)、应天府(江苏南京)

教师指导:明前期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海、外兴安岭,南抵孟加拉湾、越南中部、马来西亚,北达戈壁沙漠、大兴安岭,西至印度次大陆、极盛国土面积达约一千万平方公里。

3、教师指导:下述材料体现了朱元璋的那些政治智慧?

答案提示:避敌锋芒,积蓄力量,后发制人。分化瓦解、攻心为上。

教师指导:第一则材料出自朱元璋征求学士朱升对他平定天下战略方针的意见,意思是巩固根据地防守,储备充足的粮草,不先出头称王,避开群雄的矛头,蓄积力量,后发制人,争霸天下。材料二出自《奉天北伐讨元檄文》,意思是蒙古、色目等少数民族,虽然不是华夏的民族,然而同生在天地间,如果有明礼仪,,愿意做我的臣民的人,我像对待华夏人一样对待他。

目标导学二:强化皇权

1、教师指导:根据上述材料思考,朱元璋认为元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提示:地方权力过大,不利于中央集权;朝臣权力过大,威胁皇权,不利于君主专制。

2、自主学习:小组合作:阅读教材P87,为强化皇权,朱元璋采取了哪些措施?

教师指导:在中央,政治上:宰相胡惟庸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机构。军事上:明代起初为大都督府,至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权不专于一司”为由将大都督府一分为五,五军都督府和兵部都听命于皇帝,五军都督府有统兵权而无调兵权,兵部拥有调兵权而无统兵权,二者相互节制,互不统属。在地方,设立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按察使司,使其互相牵制,互不统属,直接由朝廷指挥,分散了行省的权力。同时朱元璋将其儿子陆续分封到各地,共同维护朱姓天下。

厂卫机构:朱元璋曾问大臣宋濂:昨晚与老友饮酒闲谈如何?问参加宴会的人员、食物和座次情况,宋濂都据实回禀。朱元璋听完后,从袖口中拿出一张图来,将宋濂昨晚在家中宴客的情况描绘的非常详细,可见锦衣卫对百官的监视程度。明成祖于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缉事厂,由亲信宦官担任首领。位于京师东安门之北(一说东华门旁)。明中叶后期锦衣卫与东西厂并列,活动加强,常合称为“厂卫”。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3、自主学习:结合所学内容将明朝机构示意图补充完整。

教师指导:丞相被废除以后,全国的重大政务都由皇帝亲自处理,明太祖平均每天要批阅奏章二百多件,处理国事四百多件,忙得不可开交,于是他另设殿阁大学士,侍从左右,以备顾问,后来,殿阁大学士参与决策,逐渐形成内阁制度。

4、问题探究:根据材料说一说官员上朝礼仪发生的变化,并归纳这一变化反映的实质。

答案提示:①由坐到站再到跪②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5、核心素养:

教师指导:由于锦衣卫是由皇帝直接管辖,朝中的其他官员根本无法对他们干扰,因而使得锦衣卫可以处理牵扯朝廷官员的大案,并直接呈送皇帝。所以,朝中官员多畏惧锦衣卫。明成祖朱棣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