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十一章《极地地区》全章教学课件.pptx
文件大小:29.86 MB
总页数:64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1.23千字
文档摘要

;;;;;;;;;;;;;;;;;;;;;;;;;;;;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原始的自然环境,为科学家们进行地质、冰川、海洋、生物、气象、天文等学科的科学研究,提供了领域广阔的天然实验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自行恢复。随着人类不断深入涉足,极地地区不再是一片净土,极地环境问题也日益显现。;;;;保护极地地区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球的通力合作。为此,国际社会制定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北极环境保护战略》等条例,保护人类共有的极地。;;极地,不可替代,不容破坏!;;板书设计;;2.我国极地科考的目的是()

A.捕获大量极地动物

B.更好地保护地球环境

C.建设永久性居民点

D.大规模开发极地矿产;3.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典型传统民居最可能是()

ABCD;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2024年2月7日中国秦岭站正式开站,填补了中国在南极罗斯海区域的考察空白。

材料二图1为我国南极考察站位置示意图,图2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图,图3为中国南极秦岭站。;(1)根据图1,写出秦岭站的大致地理坐标_______________,其濒临的大洋是_______;秦岭站位于昆仑站的_____方向。

(2)秦岭站开站当日,地球大致公转到图2中______点附近;此时北京市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秦岭站建筑面积达5244平方米,其主体设计为南十字星造型。从效果图上看,坚实的立柱将秦岭站的主体建筑架空,看上去就好像站在地面上的“脚”。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秦岭站采用底部架空离地设计的主要原因。;第十一章;;;;1.读北极地区图,写出图中地理事物的名称。

(1)大洲:A______,B______,C________;大洋:D________。

(2)岛屿:a__________;海峡:b__________。

(3)科学考察站:①________。;;;;;;;例(湖南衡阳中考)极地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各国掀起了极地科学考察的热潮。2023年4月6日,中国第39次南极科学考察圆满完成,考察队全部返回。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当地原住居民是因纽特人

②北极地区、南极洲的代表性动物分别是北极熊、企鹅

③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佳时间是2月份

④极地酷寒,多狂风,降水丰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材料三北极地区示意图。;(2)结合相关资料完成结构图,说明斯瓦尔巴群岛建立“世界末日种子库”的优势条件。;(3)在北极地区进行科学考察会遇到哪些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