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政治认同核心素养复习:主题一 创新驱动 强国富民 课件45张.pptx
文件大小:2.31 MB
总页数:45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71千字
文档摘要

主题一创新驱动强国富民;;;学段目标;内容要求;学业质量;相关考点;根据本主题所学内容自主填补思维导图:;;坚持改革开放(九上P1-8);2.为什么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只有进行时)

(1)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作用)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3.如何继续推进改革?

(1)将改革进行到底,全面深化改革。

(2)实现高质量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4)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走向共同富裕(九上P9-13);2.党和政府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创新改变生活(九上P15-19);2.创新对个人的意义。

(1)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创??点燃激情,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3)创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潜能,超越自我。;4.★创新的重要性。(为什么要坚持创新发展?)

(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2)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

(3)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5.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1)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2)改革在不断创新中提升发展品质,创新通过改革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3)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释放更多创新活力,让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创新更好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创新永无止境(九上P20-28);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3.教育的重要性。

(1)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3)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4.为什么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1)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2)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3)企业是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之基、市场制胜之道。;一、选择题;2.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部分)。;3.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今天的中国已站上新的起点,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中等收入群体超过4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5万元,10年间翻番。可见(B);4.下图反映的是(A);5.如图漫画(根据朱慧卿《纾困解难》改编)表明(A);6.非凡十年,中国人民书写了极不平凡的时代篇章(如图)。对此,分析正确的是(C);7.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到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不惜一切代价”救治新冠患者,到“一个也不能少”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一句句掷地有声的话语,一个个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着中国共产党人胸怀的“国之大者”。这里的“国之大者”是指(C);8.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B);二、非选择题;(1)广州对口帮扶毕节,是坚决打赢攻坚战的具体展现。(4分);一、选择题;2.(2022·广东中考)在新冠疫情冲击下,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面临较大困难。根据中央部署,各地各部门出台减税降费等助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这表明(A);3.(2020·广东中考)2020年6月23日,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由55颗卫星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部署全面完成。它为全球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高精度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这说明(A);4.(2023·四川乐山中考)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刻的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中国共产党人基于中国国情、中国现实的重大理论创新,进一步明确了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任务和路径,是中国式现代化十分重要的顶层设计。材料说明(A);5.(2022·湖南株洲中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