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文言文中考常考题及答案.docx
文件大小:40.42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2.77千字
文档摘要

文言文中考常考题及答案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通:俱)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耀一作:隐曜;淫雨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百废具兴(具:同“俱”,全、都)

B.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托)

C.薄暮冥冥(薄:迫近)

D.把酒临风(把:持、执)

答案:C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B.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夫大国,难测也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以千里称也

答案:B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通过描绘岳阳楼的壮丽景色,抒发了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B.文章中“迁客骚人,多会于此”一句,表明了作者对那些因政治失意而流落江湖的文人墨客的同情。

C.文章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一句,表明了作者超脱世俗名利,不为外物所动的高尚情操。

D.文章最后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和对现实社会的无奈。

答案:B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

(1)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2)不因为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欢愉或悲伤。

二、文言文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6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答案:

(1)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两岸数百步之内,中间没有其他树木,芳草鲜美,落花纷纷。

(2)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了。

6.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文章中“黄发垂髫”指的是什么?

(2)文章中“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含义是什么?

答案:

(1)“黄发垂髫”指的是老人和小孩,形容桃花源中人们生活安宁,老少皆宜。

(2)“不足为外人道也”意味着桃花源中的人不希望他们的生活被外界打扰,不希望外人知道他们的存在。

三、文言文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8题。

《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