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序曲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以欣赏课为主的综合课,学生通过欣赏《卡门序曲》、演唱音乐主题,初步感受管弦乐曲中各音乐要素的变化对人物、情景的塑造有怎样的表现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流行歌曲,但并不喜欢器乐曲,本节课通过听赏、体验、探究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对管弦乐曲有初步的认识。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卡门序曲》的欣赏,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感受、分析、了解音乐要素对作品情绪和内容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3、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管弦乐队,了解序曲的含义及回旋曲式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重点
通过听赏活动,初步感受管弦乐器的音色特点,根据体验说出音乐要素对人物、情景的塑造有什么表现作用。
五、教学难点
感受《卡门序曲》回旋曲式中音乐主题和情绪的变化。
六、教学用具
Ipad希沃
七、教学方法
采用聆听、对比、体验等综合手段进行教学。
八、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视频导入。(观看斗牛舞视频片段)
教师:同学们知道视频中的舞蹈是什么类型吗?学生:斗牛舞。
教师:斗牛舞要求表演者的动作夸张、性格张扬。在音乐家比才的笔下就有这么一位主人公,个性率真、敢作敢为,她的名字叫做卡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六单元《七彩管弦一》,共同聆听《卡门序曲》。
出示课题。
(二)探讨新知
学生朗读比才介绍。
教师:卡门是作曲家比才歌剧《卡门》中的主人公。那什么是序曲?序曲是歌剧开场前演奏的管弦乐曲,用以渲染气氛或暗示剧情的发展。
出示幻灯片。
教师:《卡门序曲》主要描写了斗牛士英勇的形象和斗牛场内欢乐的气氛。老师今天也请来了庞大的交响乐团,为大家演奏这首音乐。
教师:乐曲由三个段落组成,首先我们先来欣赏乐曲的A段。
(三)分段赏析音乐作品
1、欣赏音乐A段
思考:这段音乐具有怎样的情绪?播放音乐。
从音乐要素方面进行分析。
学生:这段音乐欢快、热情、激烈。
教师:在这段音乐中有一件乐器的声音很明亮,出现了很多次,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找出这件乐器。
播放音乐。
(教师拍出镲的节奏,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拍打节奏。)学生:镲。出示乐器图片。
教师:镲是一种在管弦乐队中常见的打击乐器。而在A段音乐中,镲出现在每行乐谱的第一拍和最后一拍,这样的设计使音乐的力度和气氛不断向前推进,将音乐推向高潮。
出示谱例。
i
i1545ii位iili=4iili4564丝7-
iiis4sliisiziilz一555341555435sZ5z
教师:这段音乐描绘了斗牛士英俊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
2、欣赏音乐B段
思考:B段音乐具有怎样的情绪,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播放音乐过程中,教师模仿演奏者演奏姿态。)
播放音乐。
学生:音乐情绪轻快、活泼。
通过教师的模仿学生知道B段中出现了三角铁、小提琴、小号等乐器。
出示幻灯片。谱例一:
1=A
第二主题
363217673|67i3=54533
363217673|6713|554530
谱例二:
1=A子
3632|17636i3|*5=4533
36176736I713|54530
教师:两个谱例中,有什么不同?
(教师弹奏两段谱例,从音响效果上进行区分。)学生:第二段谱例中有黑色倒三角的音符短促。
教师:说的很好,黑色倒三角叫做顿音记号,在乐谱中出现这个标记,音符要演奏的短促、跳跃,加入顿音记号,使音乐变得轻快。
教师:B段描绘出现场妇女和儿童跳跃、欢畅的场面。
3、欣赏音乐C段
思考:音乐描绘了怎样的一个斗牛士?想象自己是小斗牛士在斗牛场
播放音乐。
出示谱例,演唱音乐主题。
第三主题《斗牛士之歌》
P56.533033.23.4330|42.5330|16.2550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