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考题及答案
选择题
1.《朝花夕拾》原名是什么?()
A.《旧事重提》B.《往事回忆》C.《旧忆新思》D.《朝花旧忆》
答案:A。《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2.下列哪篇文章不是出自《朝花夕拾》?()
A.《风筝》B.《五猖会》C.《父亲的病》D.《藤野先生》
答案:A。《风筝》出自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而《五猖会》《父亲的病》《藤野先生》都收录在《朝花夕拾》中。
3.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阿长”是作者家的()
A.邻居B.保姆C.老师D.远房亲戚
答案:B。在《阿长与〈山海经〉》里,阿长是鲁迅家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欢切切察察,而且还踩踏死了鲁迅喜爱的隐鼠,但她却为鲁迅买来《山海经》,让鲁迅对她产生新的敬意。
4.《藤野先生》中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是()
A.受到日本同学歧视B.先生不重视自己
C.要拯救国民的精神D.学医太难
答案:C。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时,在课间观看日俄战争教育片,看到中国人被日军砍头而周围中国人却麻木不仁,他意识到医术只能拯救人的身体,而文学可以医治人的灵魂,所以决定弃医从文,以笔为武器来唤醒国民的精神。
填空题
1.《朝花夕拾》中,鲁迅借众鬼嘲弄人生,用阴间讽刺阳世,对“正人君子们”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嘲弄和鞭挞的文章是《________》。
答案:《无常》。《无常》描述儿时在乡间迎神会和戏剧舞台上所见的“无常”形象,说明“无常”这个“鬼而人,理而情”,爽直公正的形象受到民众的喜爱,是因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得不到恶报,而“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嘲讽。
2.《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________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
答案:迎神赛会。《五猖会》中,作者满心欢喜地准备去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要求先背诵《鉴略》,这种父亲的专制行为,使孩子的兴致顿无,深刻地揭示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摧残。
3.《父亲的病》中给鲁迅父亲看病的第二个医生是________。
答案:陈莲河。在《父亲的病》里,陈莲河是一个庸医,他用药奇特,如用“蟋蟀一对”,且要求“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等,却治不好鲁迅父亲的病,反映了当时一些所谓“名医”的故弄玄虚、草菅人命。
4.《琐记》中,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先入江南水师学堂,后又进入________,在那里他接触到一些西方的新知识。
答案:矿路学堂。《琐记》回忆了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他先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后又改入矿路学堂,在矿路学堂他阅读了《天演论》等新书籍,接触到西方的新知识和新思想。
判断题
1.《朝花夕拾》是鲁迅唯一的一部散文集,其中收录的文章都是回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作品。()
答案:正确。《朝花夕拾》收录了鲁迅10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文章以回忆为线索,展现了作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轨迹和内心世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
2.《范爱农》一文中,范爱农是一个非常随和的人,他和鲁迅一开始就相处得很融洽。()
答案:错误。《范爱农》中,鲁迅和范爱农一开始的交往并不融洽。在日本留学时,两人就因徐锡麟事件产生了误会和争执,彼此印象不佳。后来回国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两人的关系才逐渐改善。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百草园是作者童年的乐园,那里有丰富多彩的植物、动物,还有美女蛇的传说等,充满了生机和乐趣。()
答案:正确。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作者描写了百草园的自然景物,如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等,还有鸣蝉、黄蜂、叫天子等动物,并且讲述了美女蛇的传说,展现了百草园是一个充满生机和乐趣的儿童乐园。
4.《二十四孝图》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答案:正确。《二十四孝图》中,鲁迅对“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所谓宣扬孝道的故事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这些故事中的行为违背人性,是封建孝道对人性的扭曲和残害,揭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解答题
1.请简要分析《藤野先生》中藤野先生的人物形象。
答案:藤野先生是一位具有高尚品格的学者和教师。①他治学严谨,从他修改鲁迅的讲义可以看出,他对学生的学业认真负责,连血管移了一点位置这样的细节都不放过,逐一给鲁迅订正。②他没有民族偏见,在那个歧视中国人的时代,他平等地对待鲁迅这个来自弱国的学生,关心鲁迅的学习,给予他真诚的帮助和鼓励。③他尊重科学,在解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