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读《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新教育实验二十年》有感.docx
文件大小:12.46 KB
总页数:1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1.29千字
文档摘要

读《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新教育实验二十年》有感

手捧《做中国教育的建设者——新教育实验二十年》,仿佛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教育探索之旅。朱永新教授用详实的记录与深刻的洞察,展现了新教育实验二十年的辉煌历程,令我沉浸其中,思绪万千。

书中提到的“晨诵、午读、暮省”儿童生活方式,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某所参与新教育实验的学校为例,每天清晨,孩子们用美妙的诗歌开启新的一天,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中,唤醒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知识的渴望,那些经典诗词如同熠熠生辉的启明星,照亮他们幼小的心灵。中午时分,静谧的校园里弥漫着书香,孩子们沉浸在一本本优秀读物中,与古今中外的伟大灵魂对话,拓展着视野,滋养着精神世界。傍晚,孩子们则静下心来,回顾一天的学习与生活,用日记记录成长的点滴、感悟与思索,在自我反思中不断进步。这一完整的学习生活链条,让我看到教育不仅仅发生在课堂知识讲授里,更贯穿于孩子每日的生活节奏之中。它启发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日常,是否为学生构建了如此富有诗意与成长力量的学习场景?我意识到,应当重新规划每日的学习环节,融入更多能触动学生心灵、激发内生动力的元素,让教育真正融入他们的血液。

“缔造完美教室”这一板块同样引人深思。书中讲述了一间特殊的教室,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打造属于他们的独特空间。墙壁上,不再是单调的白漆,而是挂满了学生们的书法、绘画作品,以及他们共同制定的班级愿景、奋斗目标;图书角摆放着精心挑选、涵盖多元领域的书籍,满足着不同孩子的阅读兴趣;绿植错落有致,为教室增添生机与活力。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对教室有着深深的归属感,他们如同主人一般精心呵护这个空间,更为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班级凝聚力空前强大,同学间的协作互助成为常态。对比我所管理的班级,虽然也有一些布置,但多流于形式,缺乏与学生深度互动以及灵魂层面的凝聚。此后,我决心与学生携手,依据他们的喜好与梦想,重新雕琢我们的教室,让它成为一个有温度、能成长的教育摇篮。

新教育实验注重家校合作,强调“家校共育”的力量。书中分享了一个成功案例:某学校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家长们深度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校园活动组织等环节。在一次科技节活动中,有家长利用自身职业优势,带来专业的科技设备,为孩子们讲解前沿科技知识,演示奇妙的科学实验;还有家长协助老师组织手工制作比赛,从材料准备到现场指导,忙得不亦乐乎。这种家校紧密合作的模式,不仅丰富了学校的教育资源,更让家长全方位了解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增进亲子关系的同时,为孩子创造了更加立体多元的成长环境。这让我反思自己过往与家长沟通合作的不足,今后要主动搭建家校沟通的桥梁,挖掘家长潜能,让家长成为教育路上的坚定盟友。

通读全书,我犹如经历了一场教育理念的洗礼。新教育实验二十年的丰硕成果,既让我看到理想教育的模样,也照见了自己在教育实践中的诸多短板。但它更给予我前行的动力与方向,未来,我愿以书中的理念为基石,在自己的教育天地里精耕细作,为学生的成长、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努力追寻那片属于师生共同的教育乐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中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