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名画鉴赏《步辇图》美术社团课(课件).pptx
文件大小:16.21 MB
总页数:23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小于1千字
文档摘要

步辇图;作品内容;作者简介;公元640年(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求亲。《步辇图》所绘是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场景。;;从构图的角度来讲,这幅画很明显将所有人物分成两组:以画卷中轴线为界,左边三个男士依次排开,井然有序,没有任何装饰,在规矩中略显拘谨;右边以唐太宗为中心的人物群,左右簇拥的仕女形象,以及装饰物“两把屏风扇”、“一展旌旗”、“步辇”等等,把人物的布局按照其功能自然分工成不同的角色,而且仕女衣带飘飘和晁盖的迎风招展都有意刻画一种充满了柔情、安详、和善的情调。;想一想:这样一幅记录着大唐与吐蕃和亲事件的《步辇图》,为什么会被评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作之一?;传神;;图卷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中为禄东赞,后为通译者。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太宗的端肃平和、蔼然可亲之态,是为正衬。该图不设背景,结构上自右向左,由紧密而渐趋疏朗、重点突出,节奏鲜明。;图像局部配以晕染,如人物所著靴筒的折皱等处,显得极具立体感。阎立本(601~673年),唐代雍州万年人,隋代画家阎毗之子,阎立德之弟。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译官谨小慎微、诚惶诚恐和仕女们神情自若、仪态万方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比。;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如生,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动态;;传神;从色彩上讲,这幅图的场景是一个喜庆的场面。根据中国的传统习俗,喜庆的场面通常由红色装点基调。这幅图作者为了突出这一特点,特地将典礼官——位于画面正中间的轴心人物画成红色。这样做的目的既可以一上来夺人眼目地突出红色,又不会太突兀得难于接受。因为按照习俗,禄东赞来自吐蕃,服饰多以网状彩绘织成,很少有一整块同样颜色的衣服。再者,由于红色代表正气,代表恢宏的气势,理应当由中原大唐朝独享,而非喧宾夺主地给吐蕃穿戴上。;服饰;;;想一想;;历史价值;阎立本《职贡图》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