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专升本语文主题阅读试题及答案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的是:
A.也
B.而
C.尚
D.与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他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态度不好。
B.她不仅唱歌好,而且跳舞也好。
C.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你呢?
D.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去上课。
3.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
A.一丝不苟
B.一举两得
C.一帆风顺
D.一丝不挂
4.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
A.那朵花如同一团火焰在阳光下绽放。
B.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温暖。
C.她的声音如同夜莺在歌唱。
D.他的眼睛如同鹰眼一样锐利。
5.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
A.高兴——快乐
B.美丽——丑陋
C.知识——学问
D.美味——苦涩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你呢?
B.他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态度不好。
C.她不仅唱歌好,而且跳舞也好。
D.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去上课。
7.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古代汉语常用字的是:
A.也
B.而
C.尚
D.与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
A.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一看,你呢?
B.他虽然成绩很好,但是态度不好。
C.她不仅唱歌好,而且跳舞也好。
D.他因为生病了,所以没有去上课。
9.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是:
A.一丝不苟
B.一举两得
C.一帆风顺
D.一丝不挂
10.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错误的是:
A.那朵花如同一团火焰在阳光下绽放。
B.他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温暖。
C.她的声音如同夜莺在歌唱。
D.他的眼睛如同鹰眼一样锐利。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属于实词的是:
A.名
B.数
C.动
D.形
2.下列句子中,属于主动句的是:
A.他走了。
B.走了。
C.被他走了。
D.被走。
3.下列词语中,属于虚词的是:
A.也
B.而
C.尚
D.与
4.下列句子中,属于被动句的是:
A.他走了。
B.走了。
C.被他走了。
D.被走。
5.下列词语中,属于近义词的是:
A.高兴——快乐
B.美丽——丑陋
C.知识——学问
D.美味——苦涩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古代汉语的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
2.成语都是由四个字组成的。()
3.修辞手法是用来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方法。()
4.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句子结构完全相同。()
5.近义词是指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语。()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5分)
1.题目:请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的主要差异。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语法结构上存在一些主要差异,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语法助词的使用:古代汉语中,助词的使用较为丰富,如“之”、“者”、“所”等,而现代汉语中,这些助词的使用有所减少。
-名词后置:古代汉语中,名词常常放在动词之后,而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语气词的使用:古代汉语中,语气词的使用较为频繁,如“乎”、“矣”、“哉”等,而现代汉语中,这些语气词的使用较少。
-量词的使用:古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较为灵活,而现代汉语中,量词的使用较为固定。
-句式结构:古代汉语中,存在一些特殊的句式结构,如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而现代汉语中,这些结构使用较少。
2.题目:举例说明成语在文学创作中的运用及其作用。
答案:成语在文学创作中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以下是一些运用成语的例子及其作用:
-例句:“他的勇敢如同狮子一般。”
作用:通过将“勇敢”与“狮子”这一成语相结合,形象地描绘出人物勇敢无畏的形象,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例句:“她的聪明才智,真是举世无双。”
作用:运用“举世无双”这一成语,突出人物聪明才智的独特性,使语言更加生动有力。
-例句:“这场战争的胜利,实乃来之不易。”
作用:通过“来之不易”这一成语,表达出胜利的艰难和珍贵,使语言更具感染力。
3.题目:简述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答案: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以下是一些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比喻:通过将两个不同的事物进行类比,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拟人: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的特征,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拉近读者与作品的距离。
-夸张:对事物的某些特征进行夸大,以达到突出强调的效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排比: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结构,使语言节奏鲜明,增强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