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自考汉语言文学试题.docx
文件大小:29.56 KB
总页数:16 页
更新时间:2025-03-22
总字数:约5.62千字
文档摘要

自考汉语言文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唐代“边塞派”诗人()

A.王昌龄

B.王之涣

C.王维

D.岑参

答案:C。解析:王维是山水田园派诗人,其诗作多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表达闲适、宁静的心境。而王昌龄、王之涣、岑参均为唐代边塞派诗人,他们的作品多反映边塞生活、战争场景等。

2.下列作品中,属于老舍创作的是()

A.《骆驼祥子》

B.《彷徨》

C.《子夜》

D.《繁星》

答案:A。解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描写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彷徨》是鲁迅的小说集;《子夜》是茅盾的作品;《繁星》是冰心的诗集。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陶渊明的()

A.《归园田居》

B.《饮酒·其五》

C.《桃花源记》

D.《五柳先生传》

答案:B。解析:这句诗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此诗表现了诗人归隐田园后悠然自得的心境。《归园田居》表达的是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恶;《桃花源记》虚构了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的自传性散文。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按步就班

B.变本加利

C.不可救药

D.直接了当

答案:C。解析:A项“按步就班”应是“按部就班”,“部”指门类、次序;B项“变本加利”应是“变本加厉”,“厉”是猛烈的意思;D项“直接了当”应是“直截了当”。

5.下列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比喻、拟人

B.比喻、夸张

C.夸张、对偶

D.对偶、拟人

答案:B。解析:“飞流直下三千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极言瀑布的落差大;“疑是银河落九天”把瀑布比作银河,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句中没有明显的拟人、对偶手法。

6.《哈姆雷特》的作者是()

A.莎士比亚

B.塞万提斯

C.但丁

D.歌德

答案:A。解析:《哈姆雷特》是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堂吉诃德》;但丁的代表作是《神曲》;歌德的代表作是《浮士德》。

7.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择其善者而从之

B.渔人甚异之

C.水陆草木之花

D.属予作文以记之

答案:C。解析:A、B、D选项中的“之”都是代词,A项“之”指代“善者”;B项“之”指代渔人看到的景象;D项“之”指代这件事。C项“之”是助词,可译为“的”。

8.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B.莫泊桑是法国作家,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品有《项链》《羊脂球》等。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而不是《彷徨》。

9.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确凿(záo)菜畦(qí)讪笑(shàn)参差不齐(cī)

B.骊歌(lí)踱步(duó)瞬息(shùn)鞠躬尽瘁(zú)

C.撺掇(cuān)嗔视(zhēn)归省(xǐng)浑身解数(xiè)

D.凫水(fú)亢奋(kàng)羁绊(pàn)叱咤风云(zhà)

答案:A。解析:B项“鞠躬尽瘁”的“瘁”应读“cuì”;C项“嗔视”的“嗔”应读“chēn”;D项“羁绊”的“绊”应读“bàn”。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答案:D。解析:A项“通过……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项“防止不再发生”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论语》中阐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和思考要相互结合,只学习不思考会迷茫,只思考不学习则会疑惑。

2.唐代诗人杜甫被后人称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