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资格考试真题
一、选择题
1.患者,女性,28岁。近日来发热,腰痛伴尿急、尿频、尿痛,查尿白细胞25个/HP。护士告知患者多饮水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体温
B.缓解尿频
C.营养需要
D.冲洗尿路
E.治疗腰痛
答案:D
解析:患者有发热、腰痛伴尿急、尿频、尿痛等症状,尿白细胞增多,考虑为泌尿系统感染。多饮水可使尿量增多,起到冲洗尿路的作用,减少细菌在尿路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减轻炎症和缓解症状。降低体温一般通过物理或药物降温措施;缓解尿频不是多饮水的主要目的;饮水并非主要为了满足营养需要;多饮水对腰痛并无直接治疗作用。所以选D。
2.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时,不需要准备的用物是()
A.棉球
B.血管钳
C.吸水管
D.弯盘
E.压舌板
答案:C
解析:昏迷患者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不能自主饮水,使用吸水管可能导致患者误吸,引起窒息等严重后果。而棉球用于擦拭口腔,血管钳用于夹取棉球,弯盘用于盛放用过的棉球等,压舌板可协助撑开口腔,这些都是为昏迷患者进行口腔护理需要准备的用物。所以选C。
二、填空题
1.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接触传播、______、______、注射与输血传播等。
答案:空气传播;飞沫传播
解析:医院内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接触传播是最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空气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微粒(<5μ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的疾病传播,如结核杆菌等。飞沫传播是指带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μm)在空气中短距离(1m内)移动到易感人群的口、鼻黏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如流感病毒等。注射与输血传播则是通过污染的注射器具、血液制品等传播病原体。
2.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______次/分。
答案:1620
解析: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较为稳定,一般在1620次/分。呼吸频率可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运动、情绪、疾病等。当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
三、判断题
1.青霉素皮试液应现用现配,主要是因为青霉素易产生过敏反应。()
答案:错误
解析:青霉素皮试液应现用现配,主要原因是青霉素在放置过程中,其结构可发生变化,产生青霉烯酸、青霉噻唑等降解产物,这些产物是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原,而不是因为青霉素本身易产生过敏反应。所以题干说法错误。
2.长期卧床患者应定时翻身,其目的主要是防止压疮的发生。()
答案:正确
解析:长期卧床患者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容易发生压疮。定时翻身可以改变患者体位,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所以该说法正确。
四、解答题
1.简述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空气栓塞的原因、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答案:
原因:
①输液前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
②输液过程中,输液管衔接处松动或脱落;
③加压输液、输血时无人守护,液体输完未及时更换药液或拔针。
临床表现:患者感到胸部异常不适或有胸骨后疼痛,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和严重发绀,有濒死感。听诊心前区可闻及响亮的、持续的“水泡声”,心电图可表现为心肌缺血和急性肺心病的改变。
护理措施:
①立即停止输液,通知医生进行紧急处理。
②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此体位在吸气时可增加胸内压力,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同时使肺动脉的位置处于低位,气泡则向上漂移到右心室,避开了肺动脉入口,由于心脏搏动将空气混成泡沫,分次小量进入肺动脉内,逐渐被吸收。
③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提高患者的血氧浓度,纠正缺氧状态。
④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2.简述冷疗的作用及禁忌证。
答案:
作用:
①减轻局部充血或出血:冷可使血管收缩,血流减慢,血液的黏稠度增加,有利于血液凝固而控制出血。适用于局部软组织损伤的初期、扁桃体摘除术后、鼻出血等。
②减轻疼痛:冷可抑制细胞的活动,减慢神经冲动的传导,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而减轻疼痛;同时冷使血管收缩,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降低,渗出减少,从而减轻由于组织肿胀压迫神经末梢所引起的疼痛。常用于牙痛、烫伤等。
③控制炎症扩散:冷使局部血流减慢,降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微生物的活力,从而限制炎症的扩散。适用于炎症早期。
④降低体温:冷直接与皮肤接触,通过传导与蒸发的物理作用,使体温降低。常用于高热、中暑患者。
禁忌证:
①血液循环障碍:大面积受损、全身微循环障碍、休克、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水肿等患者,因循环不良,组织营养不足,若使用冷疗,进一步使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
②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冷可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
③组织损伤、破裂:冷可使局部血管收缩,血流减少,影响伤口愈合,